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20章现在,没人敢不交贸易税
    自从王平上任之后,李想就派人去收购了一座茶园。

    现在杭州市舶税仅次于登州,对燕王府的财政收入有很大的贡献。

    燕王府花给长安城和定襄之间水泥路的钱,在明年之前,就能收回,剩下的,就是利润了。

    武媚娘解释道:“江南虽然偏僻,但也是繁华之地。”

    扬州、苏州、杭州,虽然比不上长安城,但也算得上是繁华。

    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长安。

    “只有这几个州是繁华的,再往西就不一样了。”

    接下来,李想要去洪州,也就是后世的南昌城。

    别看江西在明、清两代已经发展得不错了,但是在唐代,这地方依旧是十分落后的。

    李想觉得,自已有必要提醒武媚娘一句。

    “王爷,在出发之前,我们已经通知了杭州市舶司郎中陆全和来掌柜,我们要不要现在就去港口?”

    身为都督府的总督,李想着杭州这样的大城,一定会去看看的。

    当初王平将陆全等人带到杭州,当真是掀起了一场风暴,将当地的商人们打得落花流水,这才让市舶司站稳脚跟。

    几年后,陆全再回杭州上任,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新花样。

    至于来方,则是被李想安排到了杭州,开了一家茶楼。

    不过,为了保密起见,他还是决定把茶叶作坊建在长安。

    但是,新茶采摘下来,如果当天不炒的话,让出的茶叶品质就会大打折扣。

    杭州和长安相距甚远,想要把鲜茶运到长安去炒制,那是不可能的。

    除此之外,关中还有几个会炒茶的茶商,于是李想才决定让来方在杭州开一家炒茶作坊。

    “走吧,去市舶司,苏州的水稻种植得很好,杭州那边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我们就当是出去走走了。”

    杭州今年种下了南洋稻,不少人家都见过一年种两季的早稻和晚稻。

    而且这产量……

    不用朝廷宣传,所有人都在四处寻找南洋的水稻种子。

    就连占城的几个商人,也接到了水稻的订单。

    ……

    陆全兴奋异常,半月之前,他就接到了都督府的公文,说燕王要来杭州视察,自已左等右等,今日终于等到。

    “王爷,贞观十三年,预计光是杭州一地的贸易税就能达到三十万贯,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加之中。”

    难得有这样的机会,陆全自然要好好表现一番。

    “这几位海商,可愿缴纳市舶税?”

    要知道,大唐的商贾可没有这种习惯。

    在此之前,大唐连商税都没有。

    也难怪李想会如此在意赋税的难度。

    说白了,就是要收钱,如果收的太辛苦,那就不是稳定的收入了。

    “一开始的时侯,还有人抱着侥幸心理,但随着市舶司捣毁了几艘没有挂着市舶司旗帜的船后,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再往南,就是明州,泉州,广州等地都有港口,就算他们能够躲过杭州市舶司的检查,也不可能躲过后面的检查。若发现有人未经市舶司许可,擅自出海,一律没收。”

    陆全对自已的生意很是熟悉。

    “玻璃,水晶,瓷器,丝绸,羊毛,茶叶,由海外运粮、矿粮的船舶,可免关税。但对于运送香料和珍宝的船来说,税收标准可能会提高。”

    “具L的细节,你和各大州的市舶司商量一下,明年就可以开始了。”

    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一律按通一标准征税,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最初的时侯,市舶司成立的时侯,就定下了十税一的规则,方便管理,也方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穿越到唐朝初期主角是李泰简介 >穿越到唐朝初期主角是李泰目录 > 第1320章现在,没人敢不交贸易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