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求丹取书入江南
求丹取书入江南
百子延寿去,诸病不皆生。
黎卿且花大代价入手了三副长春药饵、百子灵丹,待那丹师调配辅药之时,亦是在四向环顾着此方丹堂。
三楼丹堂中景尽收眼底,似是那黄芽丹、紫灵丹等等,临渊山也有,虽只供山门弟子,须得以道功计数,但那价格可似乎是比这翰林宝阁中还要便宜上将近三成。
裴管两位船尊曾赠予黎卿宝料珍囊一筹、山药布囊一袋,含外海资粮无数,合有将近七八十万道铢。
但……他若是带回那远隔群山的天南府再用,其个中价值或许还能溢出个数成去!
“翰林宝阁且算是人道学宫所属,怎有道兄这般的丹师?”
将柜台上一枚金丹小摆件摄入掌心,黎卿突然朝着那老丹师问道。
南国十二宗内,辅修丹符之理的道人不少,但若说要真正调配出一道灵丹,这样的道人不论在何处,都应当是声名显赫的。
百子延寿丹,其难度与药理的把持,已经是紫府丹道中复杂程度都已经是偏高的了。
两侧的仕女以药杵、刀片细细研磨、切割着诸多大药,老丹师正配着一枚独目镜,又取白纱遮蔽住苍髯等等,举起秤砣仔细的分配着各式药丹。
闻得黎卿疑惑,这老叟眼睑微抬,再度望了这身着云袍的青年道人一眼。
“贫道是太岳上宗的内门弟子,奉于丹法一途已有了三百载的造诣,在翰林宝阁供奉一百二十载,此丹有三大类,吾最擅其“阴阳调合”一脉,东海、岭南二道许多百子灵丹皆是老夫所练。”
“若无这般本事,老夫与翰林宝阁也不敢扯开招牌做此丹生意,此刻当给道友一个保证,其中若有丝毫问题,道友皆可来此处寻老夫的麻烦!”
似是此丹,丹堂中的老丹师有足够的底气能对任何道人下承诺。
“道友稍后还得留下一份地址,此丹
求丹取书入江南
黎卿视线一转,再随其所指望向那东阁最顶端的一杆金戈!
虽称金戈,但已是成铜绿之色,此戈并非是杀器,而是一道满篆钟鼎文的祭器,其上有钟鼎之文一百二十枚,只是刚刚靠近,杀伐之意当即便凛然扑面而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袍泽衣裳,矛戈甲兵,与其同偕,风声气俗自古而然,慷慨高歌之道,时时有那金戈铜戟的异像闪烁在外,乃至仍有一丝一缕的法意尚存,绝非寻常古器。
黎卿思索片刻,却是当即就有了意动。
他那二十四兵戈虽有杀伐之机,但不够,远远不够!
这无衣古戈,若是能尽取其精粹,作一道兵家符图,当是可收兵戈杀伐之气、太白长庚之气、罗睺计都二主之气,再合那魂幡祭用,当可补全黎卿的正面杀伐。
他的南斗诸法,太过诡谲,他的猖道兵马、鬼道禁器,太过离妄,正缺一道决断的杀伐之术。
“红豆学宫、翰林书院首授诗数礼乐,再习御射,此《无衣古戈》正是诸位子士国士最喜爱之物。”
“道兄若是没有把握处理,贫道可为道兄拓下鼎文,勾作成品的符图以用,”
那女冠含笑,偏头看向黎卿,此刻,他怎看不出这清俊男子的蠢蠢欲动?
少小浸润天都八千载人道与鬼神文明,诗也经也书也辞也,那是南国学子们无法拒绝的向往!
“此古之国士遗蜕三十六万道铢,加上勾祭符图的手工,承惠五十万。”
“道兄可放心,小女子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