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提拔军中新秀
居庸关,户曹行署大厅。
一场本该决定北疆格局的战事,却因叛军突袭,最后功亏一篑。见皇帝脸色阴沉,众人谁也不敢先触霉头,纷纷低头不语,大厅内顿感压抑。
此行虽有诸多周折,但也算圆满收官。既然打了胜仗,就先论功行赏,在军中扶持终于皇帝的嫡系将领。
朱祁镇环视众人,一扫脸上的阴霾,笑着说道:“此次出行,擒也先,败鞑靼,横扫北疆。今日一战,虽有遗憾,却是本朝北方战事的最大胜利,属实难得!”
见皇帝肯定今天的胜利,众人瞬间打破沉默,尬笑着纷纷附和。
“此行诸多战役,论首功当属张太师。老太师已爵至国公,世袭罔替,又位列三公之首,岁禄升至四千石,赏良田百亩吧。”
张辅赶忙道:“陛下,老臣世受国恩,荣宠至极,杀敌报国本是分内之事。陛下再赐殊荣,臣惶恐至极!如今臣鬓染秋霜,几无征战之力。
此等嘉奖,当授与新锐虎将,他们金戈铁马正当时,定能为陛下拓疆守土,扬我大明国威!”
这番说辞既表了忠心,又显了高风亮节。
张辅果然深谙圣意,猜到皇帝要借此机会,大力提拔军中新秀,这个枕头递得刚刚好。
于是笑着说道:“张太师老当益壮,虎威不减当年,岂能说再无征战之力,接下来还有重要的事,需要老太师为朕分忧呢。”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此次扣边,辽东门户洞开,让脱脱不花长驱直入。幸亏蓟州防线拖住了鞑靼大军,倘如鞑靼、瓦剌在土木堡外合兵一处,后果不堪设想。
蓟州总兵孙杰,是唯一一个守住防线后,又能带兵救驾的边镇总兵。蓟州兵马的后路包抄,也改变了整个居庸关战局。
他虽是勋贵之后,继袭祖上爵位,却在此次战役里,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与忠诚。
“孙杰听封!你镇守蓟州寸土未失,迟滞鞑靼大军,为土木堡之战赢得先机。居庸关之战,又能及时驰援,改变战局。此等忠勇,可昭日月!
今特晋封你为后军都督府右都督,仍领蓟州总兵官之职,望你再接再厉,不负朕之所托!”
后军都督府总领北方四省军务,右都督虽是副职,却是妥妥的一品大员。
孙杰慌忙叩谢。
袁彬李代桃僵,死守土木堡,又以身为饵,引诱鞑靼入瓮,对整个战局也是功不可没。
“袁彬去哪了,怎么不见他?”
朱祁镇扫视众人,追寻着袁彬的身影。
“陛下,袁彬摔下銮驾,身负重伤,此刻正在军营休养。”张辅作为居庸关之战的主帅,赶忙挺身解释道。
“传令御医速去看望,此战袁彬功不可没,就晋封为锦衣卫千户。”
土木堡之前,袁彬是个岌岌无名的锦衣卫校尉,如今一场战役下来就晋封为千户,其晋升速度令人咋舌。
论功劳,如此晋升也没问题,可他是怎么进入皇帝视野?而且皇帝对他貌似也是格外关注,这着实令人费解。
陈瀛、李珍二人,虽然没有突出表现,但也能圆满完成任务。关键是二人同属功勋之后,身家清白值得观察。
“陈瀛、李珍听旨!此番战事,尔等临危不惧,皆以赤胆忠心护我疆土,今特赐黄金百两,以彰其功!”
表现平平的两人,本以为此次封赏与自己无关,如今被皇帝点名嘉奖,还赏赐黄金,意外之余,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赶忙跪地谢恩。
土木堡系列战役,众武将或晋升或嘉奖,一众文臣没有得到半点赏赐甚至认可,一时尴尬不已。
“陛下!土木堡之后虽屡传捷报,然战中诸多疑窦未解,或涉军机重情。如今只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