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土木堡迷雾重重
此轻易的就被化解了?
土木堡之变,迷雾重重,史料真假难辨。
据史料记载,鞑靼的脱脱不花与兀良哈部,也参与了此次行动。
辽东以及蓟州的战况怎么样?
鞑靼大军现在何处?
皇帝被困于此,各路援兵为何迟迟不到?
东厂、锦衣卫、夜不收……如此多的情报机构,为何都没有这些消息?想到此处,朱祁镇后背发凉,冷冷地扫视着众人。
小心驶得万年船!
好不容易扳回一局,可不能冲昏了头脑,控制好这三万大军,返回北京才是上策。
“传朕旨意,此战大捷乃三军用命,所缴物资皆赏前线将士!着大军就地休整一日,期间未经通禀而擅进者,无论何人,皆予攻之!”
说罢,朱祁镇扫了眼众人,温和道:“诸位熬了一宿,都回去休息吧,张太师暂留片刻。”
见众人退去后,张辅问道:“陛下,不知何事,欲使臣效劳?”
朱祁镇笑着说道:“老太师,你是五朝元老,又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此次巡边,不知你有何看法?”
张辅见皇帝支开众人,对自己一番托举后,才如此发问,看来他也感觉到了异常。
于是如实答道:“天子巡边,所为何事,朝野上下,恐尽皆知。徇私舞弊之辈,见此情形,作困兽之斗,亦在情理之中。”
果然姜是老的辣!
边镇卫所,日渐荒废,军粮匮乏,军户多有逃亡。数年来,监察御史巡察至何处,何处辄莫名失火。看似偶然,细究之下,令人疑窦丛生。
此次巡边,明为亲征,实为查账,几个边镇总兵官怕是早已心知肚明。
如果右少监赵琮,举报宣府总兵杨洪,私自贩卖火器属实的话,依《大明律》罪责当斩。倘如皇帝在土木堡出事,他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如此推测,也就解释得通,为何皇帝被困数日,离得最近的宣府,却迟迟不见他的援兵了。
如今,阿剌知院窥伺蛰伏,兀良哈部行踪不明,杨洪手握重兵,朝中甚至军中有多少党羽,都不知晓。还是以静制动,避免打草惊蛇的好。
朱祁镇仍试探道:“老太师言之有理,如今险象丛生,该如何应对?”
“明日班师回朝,待陛下回京后再做定夺!”
“朕亦有此打算,但取何道更为安全?”
张辅沉吟道:“紫荆关路途凶险,沿途无卫所补给,远离宣府更利于叛军设伏。取道居庸关,是目前最优路线,只怕此处也早有埋伏。”
“老太师所言,与朕意契合。如何控驭居庸关,是还京之关键所在。”
如今边军作乱已然明晰,大军粮草难以为继,若不及时回师返朝,未等乱军攻至,便已陷入混乱之境了。
军中诸将,既为陛下所信,且有能力取居庸关者,也无他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