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归国入城
的看着城楼下这名精瘦肮脏的少年。
的确,在去年的元日大典上,言慎曾当着言谦的面送给步叔封一把一尺见长的宝刀,刀身由精铁锻造,刀柄乃是由通体乌亮的犀角制成,一看便知是价值连城的宝物。而在刀柄之上还刻着“武定”二字,不仔细辨认根本看不出来。
当时在场的只有言慎、故去的言谦以及步叔封三人,却不料,如今这番话竟从眼前这名少年嘴里说了出来,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只见步叔封的嘴唇快速翕动着,炽热的目光霎时间变的异常激动:“是公子,真的是公子!”说罢扭头朝身边守军吩咐道:“快快快!快打开城门迎公子入城!”
话音才落,只听的“吱呀呀”一阵声响,厚重的铜木城门便缓缓朝两边打开。不多时,步叔封便带着众守军脚步匆匆的从城门内走出,朝言慎快步而来。
就在离言慎几步远的地方,步叔封“扑通”一声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高举过头顶:“臣步叔封恭迎公子归国,未能辨识公子身份,有失迎迓。臣重甲在身,不能行叩拜大礼,望乞公子恕罪!”
言慎赶忙上前几步,伸出双手扶起步叔封,温和的笑道:“步将军身负边防重任,自当一切以小心为上,何罪之有?将军若要如此说,倒显得我不懂事了。”
步叔封大嘴一咧,赶紧拱了拱手:“公子说笑了!公子!快请入城!”说罢便侧过身去,做了个请的手势。言慎也不作客套,微笑着点了点头,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城去。
进了城后,言慎才发现,街道上禁严的程度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百姓出门的很少,城内往来更多的还是各处的守军。
见此情形,言慎心底大概也有答案了,但并未立马问出来,而是微笑着跟身后亦步亦趋的步叔封说道:“步将军,帮我安排一下下榻住处,另外我需要立马沐浴更衣,然后准备些笔墨。”
“臣遵令。”步叔封恭敬的抱了个拳,便吩咐下人安排去了。
一个时辰后,将军府后堂。
“吱呀”一声,一扇房门被打开,言慎从里面沐浴更衣走了出来,洗了两遍水终于洗尽了身上的污渍和疲惫,换上一身藏青色的锦袍。刚洗完头尚未完全晾干的发丝柔顺的披散在脑后,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满头青丝随意的扎了个发髻,再佩戴上一顶束发金冠,却是和之前的模样判若两人。
步叔封正在院中候着,见到言慎出来,赶忙上前禀道:“公子,您要的笔墨已经准备好了,请公子移步正堂。”
言慎道了声辛苦,便跨出院落,往正堂方向走去。
正堂书房内,言慎屏退左右众人,随即铺开锦帛,提起羊毫洋洋洒洒的书写起来。
约莫过了半盏茶的功夫,言慎将手中的锦帛小心的卷成一卷,装进一节竹筒里,再用热蜡封住开口,尔后朝门口喊了声:“来人。”
一名仆从随即推门走了进来,在书案前恭身站定:“公子请吩咐。”
“把这个安排送往国都上雍,务必要上交给国君。要快,越快越好。”言慎举了举手上的竹筒。
仆从见状,赶紧趋步上前接过了竹筒,回了声喏便退出了书房。
不一会儿,一匹快马便离开了纪城,沿着官道往国都方向直奔而去。
晚上,言慎婉拒了步叔封要举行接风大宴的请求,理由是刚刚大战结束,不宜再兴劳师动众,叨扰百姓。于是便在将军府内简单的摆了一桌宴饮,只邀请了步叔封及其两三名副将,以及城内主管各部司的官员累计八九人而已。
宴席上,言慎也趁机将此番纪城大战的前后细节都一一做了询问,而后又仔细询问了下现在弈国国内的形势,不由得感叹到自己躲在落湖村养伤的这段日子以来,外面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想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