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人类安康的空间生存时期
基地在空间中飘移着,
为人类提供了安居场所,
这是人类智慧的创造。
能够自己设计和安排自己的居住空间,
是人类的幸运,
也是不幸的表现。
幸运的是证明了人类的成长与成熟,
智慧有了很大的进步,
能够识别空间危险与威胁,
能够采取措施来躲避这些危险与威胁。
不幸的是人类的生存应当以一个安全的星球为载体,
但是这个星球被无情地摧毁了,
让人类失去了家园。
万幸的是,
当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被摧毁时,
人类已经成长起来了,
可以主观能动地游移于无边无际的黑暗空间,
可以自我创造生存的环境。
人类社会,
在此时被迫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
大统一。
因为,
如果不团结,
人类在空间中是没有强大力量来应对空间物质的灾难性冲击和来自启瓦人的攻击的。
任何想搞分裂的人,
都只能面临更艰难的生存问题。
所以人类的每一个分子都有一个统一的思想,
就是一定要在团结的社会中才能得到生存的安全与生活的安康。
人类早已形成了对空间的客观认识:
在空间中,
任何物质都不是绝对独立存在的,
都在参与空间的融作用,
与其他物质之间产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就如我们每一个人,
从开始在母亲的肚子里形成胚胎,
就不是自己一个人独立于世,
而是与他人相互关联着,
不论是什么感情状态与利益纠葛。
并且,
自己的身体也与所生存空间的物质产生着融作用的关联。
亿万年来,
时空开发中心监测报告了无数的星系和星球诞生、
死亡。
人们已经见惯了空间中巨大星系的分分合合、
控制与被控制和生生死死的循环。要保证人类永恒存在,
实现安康的幸福生活,
只有一条永恒的法则:
基地永恒地
不要与空间中的任何巨大星球或弥散的粒子流遭遇,
要永远地把自己置身于空旷安全的空间中。
换句话说,
人类只能在空间的巨大物质能量缝隙中求得生存。
时空开发中心监测了基地外周
1
000
万千米距离的空间范围,
得出了一个令人高兴的结果:
基地周围没有巨大物质能量存在。
也就是说,
基地很难得地处于平安时期。
只要维持现在的空间位置,
人类将会处于较长时期的安居环境中。
最高委员会提出了
1
000
年人类社会发展目标,
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
一是加强基地建设,
增强基地应对空间任何安全威胁的能力,
特别是用在基地和各种生存舱上的建筑材料,
要经得起高速冲撞。
二是要增强社会生产力,
调整社会关系,
丰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