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灾难中的人性精神
佛又见亲人样子
总是听见战友说
他说灾难中这点累
算什么
提起神
不要怕
至少我们还有梦
他说灾难中
这点苦
算什么
提起神不要问
为什么
在随弥散粒子飘荡了几年后,
越浩在一次检修战斗后勤舱的粒子器后的调试实验中,
偶然调整程序,
发明了一种物质,
这种物质被称为
“
百融不变”
材料,
加工后可以装载于任何物质上,
并且原料广泛。
换句话说就是不怕任何的融作用,
怎么弄都弄不坏,
除非是超越极限的热。
越浩用这种容器材料结合粒子技术制作了一种武器,
这种武器可以控制强度和距离进行射击,
被击中的物质都变成基本粒消失。
越浩把这种武器命名为
粒子武器,
也叫改进型粒子炮,
用来轰击弥散粒子。
用这种武器击毁迎面的弥散粒子,
可以将其摧毁成为细微粒子,
在战斗舱的表层抗态保护下形不成对生存舱的撞击损害。
粒子武器比原来使用的粒子武器威力更大,
可操作性和攻击性更强,
可以击毁任何物质。
任何物质遇到
粒子都会产生融作用变成基本粒飘荡于空间,
从而解除危险。
缺点是其强度有限,
不可能对很远处的物质产生强烈的攻击:
200
米内有效,
被击中的物质完全化为粒子飘散;
200
~
800
米范围,
被攻击物质受不同程度的伤,
形成一个洞;
800
米外则几乎没有作用。
后来,
进一步改装,
把这种武器改造为可调距粒子枪,
射程可以达到
5
000
米,
只是射击目标调得很小,
击中目标后形成一个小洞。
空间中,
这种攻击力也是致命的,
一个小洞就可以毁掉一艘大战舰。
越浩立即传授给战斗队员这种技术,
用来抗击弥散。
由于舱内材料有限,
又想方法解决材料来源问题,
开始时脑筋没有转过弯,
用了笨办法,
收集弥散粒子来做武器子弹。
方法是在速度上与非基本粒的移动速度一致后,
把非基本粒拉进隔舱间,
关好后进隔舱去取来用。
这是危险的,
先后牺牲了几十名战士。
后来才直接从厚厚的锅盾上去取,
既安全又容易。
由战斗队靠前,
组成开路先锋,
沿着弥散移动方向呈现
01
度
~
1
度角开路,
逐步开辟了逃生路线。
援助的民用生存舱跟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