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全人类抗击灾难,战斗队冲在最前线
护卫材料,
全力供应动力原料,
全力确保动力系统正常运转,
基地不能丢失物质,
抗击粒子耗费的物质必须要从粒子流中获取补充。
战斗队做了分工,
分别在正面和侧面抗击粒子冲击,
边抗击边撤离,
顺着粒子流轨道的方向一边以低斜率航行,
希望用最短的时间脱离弥散。
一总队担任主力,
从正面阻击,
二总队和三总队分别于基地两个侧面抗击,
密切配合。
在正面阻击战场,
人们自愿组成的后勤和支援队上来了,
他们驾驶着各种民用舱前来助战,
战士们受到了鼓舞。
越浩要求,
所有战斗队全部靠前,
让支援的民用舱做后勤,
阻击中,
要注意保护志愿者。
基地的人们全体动员了起来,
抗击灾难的故事书写不完。
“
万物都有抗态。
要不受攻击,
就得有超强的抗态,
以超强抗态抗拒任何攻击。不外乎三种方法:
速度、
力量和改变属性。”
时空开发中心建议,
加足粒子生成器马力,
加强生存舱表面抗态粒子层,
采用转换粒子态技术,
增强生存舱表层抗态粒子。生存舱粒子层的抗态肯定不足以持续对抗冲击,
必须同时调整方向,
随着弥散移动方向一起向前飘移,
加速度到与粒子流速度尽量保持一致,
就是慢也不要太慢,
这样可以减轻粒子流的冲击。
在首保安全的前提下,
逐步脱离危险。
建议被采纳了。
3
个月后,
基地生存舱、
战斗舱的抗拒粒子的冲击能力有所增强,
基地受损坏的程度有所减轻。
在前一次灾难中损坏的基地一面,
这一次再遭重击,
并且被撞击得更厉害,
损毁基地纵深达到了
9
千米。
基地保护着全部生产生活用活动舱,
在粒子流冲击的作用力下,
逐步达到了与粒子流同速,
基地承受的损坏不再扩大。
一阵猛烈的粒子流冲击过来,
战斗舱抵抗不住,
被迫加速飘移。
战斗队得到任务,
要求集中力量摧毁大粒子,
放任和收集小粒子附着在基地表面,
填补上摧毁的基地表面,
利用粒子流做一个物质垫子,
形成一个厚厚的表面保护层,
增强抗击力,
保护基地。
接到任务后,
3
个总队命令所部立即投入到战斗中,
3
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任务,
将被毁坏了的
9
千米纵深的基地填了个满,
还新垫起了
200
米的厚厚土质防护层,
对小粒子不用粒子炮抗击摧毁,
让它直接冲击防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