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平安的空间生存期
人类时空开发中心一刻也不停息地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空间,
派出了
5
个远空间侦测小组,
希望这个新空间像已消失的地球一样。
对空间基本粒的识别与控制技术是人类技术的核心,
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
人类已经能识别和控制并能利用最小的基本粒子了。
对时间的计量,
从离开地球前太阳沉没之时起,
原来的
24
小时就没有意义了,
因为没有了四季和早晚,
取代的只是纯粹
24
小时计量的时间流逝和智能机器的记忆需要。
除了基地模拟
24
小时提供规律的光源和生存舱内的电照明光源、
生产用光源外,
舱外是黑暗的空间,
远处的星光依然耀眼,
但是提供不了温暖的阳光。
人类要时刻防备空间中突然来袭的不速之客。
人类大团结的普世价值观,
成为了人类最高哲学思想之一。
最高委员会发布了人类目标和人类口号。
人类目标是要有一个有日出日落的阳光家园。
所有的人类行动都要围绕这个目标,
以此为方针,
在空间中寻找一个可以承载人类梦想的星球,
并相信总有一天会寻找到。
人类的口号是:
全人类团结起来,
战胜一切困难,
建设自己的家园,
生生不息,永享安康。
人类的励志壮语是:
梦想永远不会破裂。
人们保持着规律的睡眠与工作节奏,
这是身体机能需要,
也便于人类适应空间的生存需要。
没有睡眠和超过体能的工作,
会消耗身体能量,
不能维持健康。
人类已实现了
800
年一次长生体检,
800
年内保持身体健康态的融作用技术,
已是长生不老之躯,
只要不受到外在的伤害和维持正常的食物、
睡眠,
自身不会死亡。
茫茫空间,
时间无痕,
留给人类的除了平安与幸福,
就是空间中的曲折与磨难。每一个人类成员都深知团结、
友善、
忠诚的意义,
永恒与安康深入人心,
成为了
每一个人的信仰和主观能动性的基本行为准则。
越浩对父亲遗传下来的书不断进行深入研究,
从没有停止过。
这本古中国汉文书籍,
用现代语言理解,
存在着意义上的差异,
会产生理解后的思想启发偏差,
所以常读常新,
每一次都会有一些新理解。
越浩领悟了书中的本质含义:
人的世界观,
应当对空间和时间有一个符合客观的认识,
并且这个认识应当是随着空间内的不停息的融作用而不断变化的,
应当随着空间中融作用的变化而及时跟进,
否则人们就会犯认知不足而盲目行动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