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40章 三美骂战
    三美骂战

    近地轨道是人类前往外太空必经之地,也是人类最容易到达的外层空间。

    受众多实验影响,这里分布着大量卫星,散落在海量航天器碎片,充斥着各种横冲直撞的陨石。

    并且相对母星,它们的速度高达79ks。

    这就造成出舱活动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为此,巴蜀民用航天工业集团抽掉50余座西塔卫星,横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构成网状保护球。

    而两名航天技术员,则借助随身携带的监测仪器,一边与地表联系,一边追踪有可能飞过来的太空垃圾,以便提前撤离。

    与此同时。

    六名建造师或搬运青砖泥浆,或抹灰砌炕,以极快的速度,建造一块‘改良型农田’需要的基础平台-火炕。

    青砖肯定不是普普通通的烧结砖,而是采用纳米泡沫颗粒构成的板材,每块质量仅15g,初始体积犹如拇指甲,遇水膨胀,再在太空绝对零度的环境中冻结,最后形成240x115x53的砖状物,其具有保温、隔热、耐寒、防火、抗辐射、抗冲击等特性。

    缺点是···即便外太空接近绝对零度,可以把水瞬间冻结,但固态冰会汽化,水分子会逃逸,因此板材需要每30天返回一次太空室,在常温环境中进行洒水保养。

    同理,泥浆也不是水泥、混凝土,而是纳米胶水,拥有泡沫颗粒砖同样的特性。

    等到下一代技术,如果航天室空间足够,或许三元建材将会在地表提前制作迷你火炕,然后送到外太空,在太空室常温环境中浇水膨胀,再送出舱。

    效果犹如科幻电影中的胶囊房屋。

    十分钟后。

    两米宽,三米长的火炕砌筑完成。

    被称为建造师的农夫,从航天室搬出平东科技局研发的营养土,然后利用城镇中心的能力,建造改良型农田。

    然后把豆种放进土壤,再借助航天器喷出的火焰烧炕···

    [改良型农田:初级→中级→高级→满级,面积一厘(66平方米),可加快农作物生长,目前种植大豆,预计30天成熟。]

    初级:每位农夫携带1厘。

    中级:每位农夫携带1分。

    高级:每位农夫携带1亩。

    满级:每位农夫携带10亩。

    [你可以安排更多农夫加快农作物生长,但每厘(66平方米)最多安排6名。]

    网友们看不到虚拟字体,目睹播种完成···

    “卧槽,还真在外太空种起地来了?”

    “人家是农业公司,不种地,难道在外太空养猪?”

    “问题是,为什么烧炕?”

    “一看你就没上过初中,外太空冷啊,绝对零度,不烧炕哪来的热量?”

    “有道理!”

    “有道理!!”

    “有道理!!!”

    “快看快看,土壤里的大豆发芽了!”

    “卧槽!”

    “卧槽!”

    “卧槽!”

    ···

    巴蜀民用航天基地。

    余阳看着3d鸟瞰图中,与地表改良型农田没什么区别的太空改良型农田,感觉这一轮载人航天巨亏。

    因为两种农田的结果和特性,全都一模一样。

    但太空施工造价高达1500万红钞,地表造价却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这样一来,与其费劲巴拉的开拓太空种植,不如继续在母星抢地盘。

    但余阳转念一想,自家发展载人航天压根不是为了种地,更不是为了什么星辰大海。

    而是误导北美。

    基于此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农业狂魔简介 >农业狂魔目录 > 第440章 三美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