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第225章
路穿插,同样不缺少马车驴车和自行车!
到达北京后的罗林,按照规定他应该先拿着组织开具的介绍信前往当地的武装部报到。
随后,他再与组织部的同志们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当大家得知罗林不仅是师级副政委,还是从燕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时,对他的态度变得愈发热情起来。
毕竟在现在的北京城,像罗林这样既有文化知识、又具备丰富军事经验且值得信赖的高级革命干部实属稀缺资源。
经过一系列繁琐但有序的手续办理流程之后,罗林逐渐了解到如今的新中国正在接受来自苏联的大力援助和支持。
无论是工业领域的现代化建设,还是医疗卫生体系的完善,亦或是轻工业的发展以及军工产业的崛起,处处都能看到苏联专家们忙碌的身影和提供的技术指导。
与此同时,组织上也给了罗林多种截然不同的选择方向。
第一个选项是步入政界,但职位仅限于北京周边区县级干部,至于能否担任一把手则无法确定。
另外,当前许多红色企业家纷纷捐献了自己的工厂。
在目前方针的扶持,以及苏联方面的援助之下,将涌现出大量的工厂急需有人来负责整体的统筹与安排工作。
而罗林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在大学时期主修的是机械专业,而且原主更是以优异化学专业顺利毕业。
就在此刻,罗林的目光被其中一家工厂吸引住了。
组织部的同志留意到罗林如此专注且认真地查看这家轧钢厂的相关信息后,便主动向他介绍起来:“这座工厂原本叫做娄氏轧钢厂,在49年时,上面提出了公私合营的方针,旨在推动社会工业化进程。
而就在这时,这个厂的厂长娄正华,毅然决定将自己的工厂捐献给国家。
如今娄氏轧钢厂为红星轧钢厂。
厂里的员工数量也是多达数千人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