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しる”而是“したなる”。通过前后诗句来看,后者更加自然,更符合光秀的诗风。如果是这个词,就不会让人联想到“知天下”的意思,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情景描写,表示“雨下的五月”。
是谁不怀好意,将之改成“したしる”了呢?除了喜欢阴谋诡计的黑田官兵卫,根本就想不到别人了嘛。估计秀吉亦是合谋者。
当年出席诗会的绍巴肯定最了解整个过程,但他现在也坚称是“したしる”。为此,绍巴还被秀吉怒斥,说他明明从诗句中看出了光秀的叛逆之心,却继续参加诗会。
对此,牛一同样觉得可疑。他觉得原句只怕正是“したなる”,而负责记录当天诗句的绍巴则帮助秀吉和官兵卫造假,将记录中的“したなる”改了一字,又主动揽下“莫须有”的罪名。牛一之所以这样认为,只因当伪造的诗句被人们认同后,绍巴很快就被免罪,现下更成了太阁大人手下的第一诗人,大模大样,很受器重。
牛一在房间里再次设想了其中经过,感触颇深。
不过,他又有了新的疑问。
(今天早晨,我觉得明智光秀出兵是有预谋的。这和现在的想法不是有点自相矛盾?)
二十八日的诗会上,光秀尚未决定谋反,但下个月的一日就定下了反叛之计……如此说来,那期间,他的心境有所变化。在爱宕山,他的心境为何变化了呢?
有人煞有介事称光秀是二十九日抽签时决定的。然而,光秀不是会相信卦签的人。他是个聪明绝顶、理性行动的人。
牛一愈发迷茫。
(这会不会变成和信长公遗骨一样的难解之谜?)
想不出结果,最好睡觉。但是牛一想了想,觉得有必要再看一遍那首诗,而且同时又看了一下之前没留意的后两首诗。
第二首(行佑)
水流滚滚,征兆初现,静候变化。
第三首(绍巴)
落花缤纷,流水阻塞,空观无益。
行佑是接着第一首诗中的五月雨吟诵的,意味深长——水流变大,能看见变化了,我们要静观其变。
在他这个“静观其变”论的基础上,绍巴更进一步,吟诵了第三首诗——只是等待变化,会怎样呢?在现今季节,落花纷纷,很容易阻塞流水,任由池中流水被阻而放任不管,是否有益?一定要停止旁观,清除阻塞!
牛一觉得其中有言外之意。
(这两个人就像要挑唆光秀一样。)
这是他来到爱宕山后想到的一个新解释。牛一把这想法记录了下来。
接着,牛一把光秀吟诵的诗句摘选出来。
还是秋月美还是中秋佳夜半中空悬。
心乱如麻菖蒲菅原。
虽有壮志垂钓为生。
即刻起身乡间小道纵马疾驰。
这些诗句都很一般。牛一独独对最后一首有了兴趣。
这首诗的意思,或许是光秀要鞭策优柔寡断的自身。这条乡间小路是前去救援秀吉(通往备中高松)的道路呢,还是袭击信长公(通往京都)的道路呢?要不然,就是其他道路?
牛一的推理到此便进行不下去了。相比之下,他更想知道——那般紧急的时刻,吟诵如此风花雪月诗句的光秀到底是怎么想的。
当时,攻打高松城的秀吉几乎每天都给信长公来信要求增派援军。他的信函近乎哭诉:“不需要武器,只要人来就行了。总之,请派援军来!”
那时,信长公正忙着接待三河的德川家康,表面上装得若无其事,但当牛一等近臣将秀吉的书信交上去时,他就会宣泄不满。
“那个金橘头(光秀)还没行动?”
秀吉攻打高松城遇到危机,信长公当然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