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企业史人物:万国大佬
路1028号自己的办公室内大张旗鼓地收购,短短时间内竟买走了上海市面上一半1988年国库券。管、杨的狂收行动引起了金管处的注意,张宁在某日赶到万国突击检查,管金生想出了个绝招,把所有的国库券从地下室的金库转移到自己的办公室里,从地上一直堆到天花板。张宁来检查,一无所获而归,万国证券躲过一劫。数月后,1988年国库券上市,价格为104元,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两只“国库券鼹鼠”,管金生的万国证券和杨怀定完成了惊险而丰厚的原始积累。

    1995年2月26日,国际金融界发生了一场大?震,有着233年历史的英国老牌商业银行宣布破产,其诱因居然是因为一个多月前,它在新加坡的一位28岁的期货经理的一个错误判断。1月份,这个名叫尼克·里森的年轻人看好日本股市,分别在东京和大阪等地买了大量期货合同,指望在日经指数上升时赚取暴利。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月底,日本的大阪和神户地区发生大?震,东京股市掉头下挫,巴林银行最后损失金额高达14亿美元之巨,不得不宣告破产。

    管金生在1月底就耳闻了“巴林事件”,他对上海的另一位“证券大佬”、申银证券的阚治东说,“中国要发生那么大的事件,大概要等十年以后吧。”谁也没有想到的是,造化居然如此弄人,几乎就在他说这段话的同时,他一手导演了一场毫不逊色的大灾难。

    此时的管金生正春风得意,万国证券在他的打理下,从4个人、半间小办公室起步,已经发展成拥有250多名员工、与国内外两百家以上金融机构有合作、总资产超过12亿元的明星公司。从去年的下半年起,上海证券市场的国债期货交易渐起?潮,与股票市场的低迷相比,国债期货的成交量日日放大,各个品种的价格也上涨得让人眼红心跳,当年就是从国债倒卖起家的管金生在这波行情中当然不会落于人后。1995年1月,国债期货市场最大的一个悬念是19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债券会不会加息。这期代号为327的国债规模有240亿元,将在6月份到期,它的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补贴率,每百元债券到期应兑付132元,而此时在市场上的流通价为148元上下。当时,银行的储蓄利率为12·24%,市场普遍认为327的回报太低了,因此有消息称,财政部可能要提高327的利率。

    但是管金生不这么看。他认为目前的宏观局面是投资过热,金融秩序混乱,特别是不久前发生的沈太福集资案,让中央在利率提降等敏感决策上会采取保守的策略,因此,不可能从国库中拿出额外的钱来补贴。于是,他下令万国做空327。

    然而,这次他竟赌错了。他的做多对手是中国经济开发总公司,隶属于财政部。2月23日,财政部宣布提高利率,327国债将以148·5元兑付。

    消息一经得到核实,327国债的市价就开始一路上涨,当日上午,价格就冲到了151·3元,比上日涨了3元多。这时候,管金生手中握有大笔327期货合同,每上涨1元,就意味着他将赔进10多亿元。?逼到死角的管金生急红了眼,他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必须把价格打回去,万国在市场上不断放单,多空双方发生惨烈的绞杀战,市场上一派血雨腥风。到收盘前的最后7分钟,已经失去理智的管金生孤注一掷,共砸出2112亿元的卖单,硬是把价位打落到147·4元。

    管金生的疯狂举动,终于让管理当局无法容忍。在这一天的攻防中,万国放出上千亿元的卖单,这至少需要100亿元的保证金,它显然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资本保证,毫无顾忌的违规操作几乎是铁板铁板钉钉的事。当晚,上交所受命宣布,16点22分13秒之后――也就是管金生用天单压盘的那一刻前――的交易是异常的,经查是万国证券为影响当日结算价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激荡三十年简介 >激荡三十年目录 > 企业史人物:万国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