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史人物:廿人沉浮
产权这一敏感问题,认为企业可以不属于国家,而当时,几乎所有的国营企业厂长们还在小心翼翼地讨论所有权该如何与经营权分离。1993年,即将到退休年限的于志安在菲律宾以个人名义注册50万美元,成立长动集团菲律宾公司,并承接了一座水电站的修复营运工作,两年后,他赴菲不返。在之后的大量报道中可以发现,在后期,于志安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关系已经非常紧张,他以敢于顶撞“婆婆”和省市领导而闻名湖北企业界,长江动力集团归口武汉市机械局行业管理,但于志安“根本不买账”,连一份财务报表都不送给机械局,长动也就由此变成了一家“无上级主管”的企业,每年当武汉市有关职能部门派人前往长动做例行检查时,于志安经常派厂保卫人员将他们拒之门外。1995年前后,在中国知名企业家中,有红塔集团的储时健和于志安同时在59岁退休年限前出事落马。出走菲律宾的于志安被列入“外逃贪官名录”。据报道,“后经中方努力,流失出去的65万美元的国有资产被追回”。
入选全国首届优秀企业家的20人,没有一个最后完成企业产权的清晰化改造,到2006年,一半企业陷入困境或已经消失。其中不少人的晚景让人唏嘘。当年知名度最高的是河北的马胜利,1995年他被免职后,每月只能领到130元的退休金,不得不去开包子铺以维持家用。湖南的邹凤楼在退休后一度面临生活危机,每月只领500元,还不能解决医药费,当地媒体曾公开讨论“邹凤楼现象”,他的退休金因此被特批涨到900元。
2003年11月的西湖聚会,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的集体亮相。当时的状况是:
冯根生:1934年生,时任杭州第二中药厂厂长,后任正大青春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邹凤楼:1931年生,时任湖南醴陵国光瓷器厂厂长,1989年被免职。
尚海涛:1940年生,时任山西潞安矿务局局长,“不情愿”地升迁煤炭部总工程师,后退休在家。
李华忠:1935年生,时任鞍山钢铁经理。后在家照顾老伴,他自己称为幸福地“还债”。
陈祥兴:1938年生,时任南京无线电厂厂长。后来为一家咨询顾问公司工作。
孟祥海:1931年生,时任佳木斯造纸厂厂长,后为广东东莞一家私营造纸厂打工。
汪海:1941年生,时任青岛双星集团公司董事长,现任双星集团“终身总裁”兼党委书记。
马胜利“1938年生,时任石家庄造纸厂厂长,1988年组建马胜利纸品有限公司。后赋闲在家。
朱毅:1944年生,时任烟台港务局局长,2003年仍在任。
杨其华:1930年生,时任广州铁路(集团)公司董事长,1996年被推举为粤海铁路通道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冠五:1918年生,时任首都钢铁公司总经理,后遭撤职,赋闲在家。
齐心荣:1940年生,时任上海澎浦机器厂厂长,1997年突发脑溢血成植物人。
殷国茂:1932年生,时任成都无缝钢管厂厂长,1996年企业严重亏损,被免职。
徐有洋:1933年生,时任沈阳电缆厂厂长,1995年接受沈阳物业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聘请。
霍荣华:1941年生,时任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总经理,病逝。
应治邦:1934年生,时任西北国棉五厂厂长,1997年以玩忽职守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后隐居深圳。
于志安:1932年生,时任武汉长江动力公司总经理,后出逃在外。
黄春萼:1940年生,时任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后升任中国石油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