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7章 心理变态
    领导,给个意见?”师傅问我。

    “没意见。很完美。”我脑海里回溯了一遍整个攻防布局。

    至少,纸上谈兵很完美。

    不过......我盯着“部署警力”一栏,陷入了沉思。

    这一栏应该是齐师傅亲自操刀的。但我注意到,警力部署与预估敌人数量,居然是一个明显的反比例。

    也就是说,预估敌人有50人,部署的警力就比较少,但如果预估敌人只有10人,部署的警力反而比较多。

    最终,当预估敌人只剩1人的时候,我们差不多全员都要上。

    这......不太合逻辑吧?

    专案警察山瑚不愧是我的心腹。他只看一眼我的神态,就明白我在想什么,并立刻替我问了齐师傅:

    “齐领导,我也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您看看,部署警力这一栏是不是升降序的格式弄反了?”

    “为什么敌人这么多,部署警力却这么少;反之,敌人只有一个,却要部署上全部的警力呢?”

    齐师傅想了想,捋着下巴的胡茬说:“这个部署原因,倒也算机密,我不太方便讲......”

    他话音刚落,他背后就响起一片不满的嗡嗡声。

    有的同志可能错误认为,国安工作太过谨慎小心了,搞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明明如今世道太平,哪有那么多间谍,那么多叛国贼让他们抓呢?天天这也是机密,那也是机密,一点儿也不敞亮!

    这就是轻敌心理。不仅对国内外形势理解不深,还自以为是,麻痹大意。

    “安静。齐领导还在讲话。”我提高嗓音,冷冽目光横扫向后。

    嘤嗡作响的杂声这才消失。

    “那,不如这样吧,我给大伙讲个不涉密的小故事。至于怎么理解,就看你们自己了。”齐师傅笑着给个台阶,又反问在场人,“各位,听过‘辛格电台’吗?”

    辛格电台?

    这是什么感情类节目吗?

    众人面面相觑。

    齐师傅进一步解释:“辛格电台是一种潜伏电台。它有一个特点——整个电台的实际操控者只有一个人。而仅凭这一人,就可以同时完成搜集情报、破译情报、向境外收送情报等各项任务。”

    “当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出现了全国第一个辛格电台案,幕后间谍在京被捕,家里却没有搜出设备。部里赶到现场,把整个屋子巡视一遍,见一个不起眼的位置贴着一小幅《千里江山图》。推开图,才搜出了那个电台和其他犯罪证据。间谍们本来计划要把这些东西全都销毁呢。好险,就差几分钟。”齐师傅绘声绘色地描述道。

    有人不信,问齐:“这是上世纪的案子吧?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因为家里长辈是主办人。”齐笑了笑。

    “您是想说,由于‘辛格电台’的幕后操控者只有一个人,目标小,所以他更不容易暴露,更容易隐蔽和转移?”我问。

    “不错。这种辛格电台的操控者一旦察觉情况不对,就会毫不犹豫地抱着电台迅速转移。更要命的是,就算他真被逼上绝境,他也能带着所有珍贵的情报,轻松完成自毁。没有人能撬开死人的嘴,我们也审问不出什么东西。”

    “自毁?”

    “是啊,你们想想看,假如敌人组建一个大型潜伏电台,被发现了,组建者或许能鼓起勇气自毁,但同时,他也要劝说帮他搜集情报的工作人员、帮他收发情报的工作人员、帮他破译电报的工作人员等等,他手底下所有人,必须陪他一起自毁,否则事情就会败露。哎,人都有贪生怕死之心,这怎么可能做得到呢?”

    齐话锋一转,说,“但是,如果现在所有情报都在一个敌人手中掌握着。那他只需要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反盗墓:国宝专案组简介 >反盗墓:国宝专案组目录 > 第27章 心理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