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七十四军
织,湖泊池塘星罗棋布。城墙择址的地段或山石嶙峋,或低洼松软,或平坦如砥。为防止高大的城墙下陷、开裂、倾倒,据说这建城墙的时候,可是花了不少气力,那城砖每块都重达20来斤。加上有的地方又顺山势而建,城垣与山体岩石连结成整体。”不知什么时候,团长张灵甫走到了身后。

    “团座!”刘光宇肃然立正喊道。一众正听得津津有味的官兵们也抢忙地肃立。

    “这南京的护城河都是引秦淮河、清溪、金川河以及玄武湖、前湖和琵琶湖等湖河之水,然后对城垣外侧河道疏浚、开挖,引导河水入濠而成。”张灵甫啧啧地叹赞到,“宽阔的护城河水面,衬映高大坚固的南京城墙,那可真是一个雄伟。”一旁的刘光宇笑了笑,自己对南京一点也不熟悉,更别说登上城楼了,讲了这么多,也就是在书本上看到的一些。

    团长张灵甫可是北平的大学生,而且就是学历史的,当初也是到过南京的,当年因为杀妻案他曾经在中央模范监狱蹲过几个月,虽然不是什么光彩事儿,但至少在南京这个话题上,可是要比自己这些‘纸上谈兵’的主儿更有发言权。张灵甫笑道:“所谓‘穷其谋、地尽其险、天造地设’,此言一点都不虚啊。”

    说着张灵甫拍拍衣服上的灰土:“知道吗,这南京城在明初曾经是京师,所以这南京也就是由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座城墙组成的格局。这宫城就是老辈儿们所说的紫禁城。皇城就是护卫宫城最近的一道城垣,环绕宫城,皇城与宫城以及所囊括的建筑,就合称为皇宫了。

    “京城就是南京城的主城了,城门13座。这每座城门均有相当规模的城楼,并有数道城门和千斤闸。吴敬梓先生曾有言曰‘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一语囊概南京的13座城门。后来朱元璋登高视察城垣,发现地处东部的皇宫紫禁城靠近钟山不利城防,就下令借助城外的丘陵地势再修建一圈外城,在险隘之处砌上一部分城墙,城垣以丘陵、垒土为主,只在城门等一些防守的薄弱地段加筑城砖,所以俗称‘土城头’。

    “就方位而言,外郭的形状为菱形。最北的城门为观音门、最东的城门为麒麟门、最南的城门为夹岗门,西边的外郭城垣未合围,留下的南北豁口分别延伸至长江边。外城另开城门18座,因此南京城门有‘内十三,外十八’的说法。”

    张灵甫指着远处的那座城楼说道:“那座城门就是高桥门,也就是‘外十八’的其中之一,是南京的东南门户。想当年曾老九和太平军大战天京城、武昌起义时苏浙国军攻南京,这高桥门均是激烈的主要战场。”

    对于南京,张灵甫的确一点也不陌生,当初因为曾闹得沸沸扬扬的“团长古城杀妻案”而被逮捕入狱,在南京的陆军模范监狱服刑的张灵甫对南京还是很了解的。而且也正是那次枪杀妻子吴玉兰的恶行,张灵甫才和第51师师长王耀武、军长俞济时结识。虽然张灵甫在南京的铁窗牢狱之祸因为西安事变的爆发而得以结束,然而其出狱之后,军旅生涯却是一波三折。

    出狱离开南京后的张灵甫返回西安老家不久,就有人找上门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杨虎城的西北军所属警备第3旅旅长王竣。之所以王竣登门,是希望张灵甫这位曾经在胡宗南的第1师任第1团团长的学弟能够去西北军任职。虽然王竣是黄埔三期生,高于张灵甫这个四期生一级,可是任凭王竣怎么游说,张灵甫都不应允前去西北军,即便是王竣许诺说可以保他做副旅长。

    虽然张灵甫不是那种放着有高职而不就之人,但那一次,他偏偏就是拒绝了王竣的邀请,这其中的原因有多种,首先在多数嫡系黄埔生的眼里,张杨“兵变”就是大逆不道,杨虎城就是一祸国殃民的叛将;其次张灵甫自从黄埔毕业之后,便是先在第1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南京保卫战·1937简介 >南京保卫战·1937目录 > 1、七十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