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引导,百里奚在侍从搀扶下步入宫院,朝正殿艰难地走去。
入夜后,远在秦国,此时宫殿内灯火还依然亮着,秦穆公还在召集群臣研究对策。灯光下,秦国的宫殿显得有点悲凉。
秦穆公说:“边城的灾荒情况如何?”
公子絷说:“灾情没有缓解,拥往晋国的灾民又被驱赶回来。”
丕豹说:“夷吾真歹毒之极!国君下令吧!”
秦穆公说:“调集兵马!”
丕豹说:“是。”
百里奚到了洛邑,但被宫人阻在宫外。大概官内的周天子对百里奚的来意已经知道了八九分,所以,闭门不出。在宫殿的廊下,忽然传来百里奚悲切的哭声。寂静空旷的宫殿上,回响起百里奚的哭喊说:“救救秦国,救救你的子民吧!秦国大难临头,秦国饿殍满地呀!”
周襄王从座位上站起说:“何人在外边哭泣?”
大夫左鄢父说:“启奏大王,殿外乃秦国大夫百里奚在哭泣。”
周襄王说:“何事呀?快唤他上来。”
百里奚说:“大王,秦大夫百里奚叩见大王!请大王救救秦地的子民吧!”
周襄王说:“喔,慢慢讲。”
百里奚说:“秦地灾难深重,地里几乎是颗粒不收,大片土地荒芜,饿殍满地啊!”
周襄王说:“秦国的灾情竟有如此严重?”
百里奚说:“有些地方的黎民因无树皮可剥食,竟然发生了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啊!子明来京都乃为秦国借粮而来。”
“啊!”听到秦国如此重的灾情,宫殿上一片惊叹和议论之声,大臣们对如此的灾情觉得难以置信!
百里奚说:“陛下,寡君命下臣前来借粮,如若陛下肯借粮给秦国,下臣情愿做您的奴仆侍奉左右。”
周襄王说:“百里奚乃列国大夫之典范,当今之贤相。你看人家对秦伯和秦国黎民的赤胆忠心,连朕都为之感动!普天之下都是大周的子民,朕命廪官即刻发粮。”
百里奚稽首说:“陛下怜悯天下百姓,真英明君主!下臣代寡君再拜叩谢陛下。”俯身又稽首。
周襄王说:“唉,可怜天下百姓啊!可周的粮食也不足的。”
百里奚说:“陛下,秦国并不缺粮,但去岁给晋国借粮,今岁义遭灾,才导致粮荒。等秦国有了粮食,一定如数奉还所借的粮食。”周襄王颔首,表示同意。
洛邑城内,身着铠甲的周兵士搬运粮食,往车上装。百里奚在随从的扶持下,一旁注视。晨曦未退,在迷漫的晨雾中,百里奚一动不动地坐在轺车上,后面是几十辆运粮的马车,急速往秦国而去。
在秦国雍城,由于几日没有百里奚的消息,秦穆公焦虑的等待,变成了对晋国的愤怒。城外,秦穆公身着铠甲,手持长戟,战车已经准备好了,秦国兵士正整装待发,准备征讨晋国。见百里奚带粮食归来,赶紧下战车迎接。
百里奚踉跄上前说:“国君,粮食回来啦!”
秦穆公说:“粮食!”秦穆公快步跑到车前,手抚摸着一袋袋粮食,双手有点颤抖。
秦穆公回头对百里奚说道说:“大夫辛苦啦!回来得正好,粮食可充做军粮。”
百里奚说:“国君,这舞刀弄枪,究竟是为何事?”
秦穆公说:“寡人要亲自征讨晋国。”
百里奚说:“啊,万万不可!”
秦穆公说:“什么?征讨晋国有何不可?”
百里奚说:“今年秦国灾难深重,黎民吃尚且不足,如何有心于战事?支持远征,需要太多的粮食!”
秦穆公说:“晋国欺人太甚,在边境陈兵千乘,整日来回游弋,耀武扬威。寡人难以咽得下这口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