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九章
道,那黎民有什么罪过?”

    蹇叔说:“国君所言极是!”

    秦穆公说:“可从雍城往晋国运粮确实不容易啊!运粮谈何容易!到晋国要很远的路程,加上晋国的旱灾,救济起来相当困难。”

    众人说:“晋国没气力搬运呀!”

    百里奚说:“不难,下臣已经察访了路途,运粮可走水路。”

    秦穆公说:“水路?”

    百里奚说:“去年我们的运河已经把渭水、芜河、汾河三条河贯通起来,只要把粮食运抵雍城,那就可以直接通过水路到达晋国都城绛城。”

    在雍城,刚刚修好的运河到处是运粮的舟船。桅杆上高悬秦字大旗,百里奚带船队开始往晋国运粮。公元前647年,也就是鲁僖公十三年,秦国并没有因为晋惠公的失信而计较前嫌,决定赈济晋国。百里奚亲自带兵押送,从秦国各城邑调来大量库粮,集存于渭水的舟船之上,经渭水、黄河、汾河,浩浩荡荡直发晋国绛城。云帆高悬,舟楫结队而行,首尾相望,迤逦数十里之遥,史称“泛舟之役”。

    消息传到晋国,晋国人喜形于色,奔走相告。在晋国绛城(今山西翼城东)河边站满了人。岸上,野风劲吹,刮起了河道边晋国人的衣带。晋惠公带着群臣前往码头迎接。众多的人,都在欢呼秦国船只的到来。

    看到百里奚的船靠岸,晋惠公赶紧迎上前去。

    晋惠公说:“哎哟,大夫亲自前来,让寡人很是感激。”

    百里奚说:“救晋国黎民,与救济秦国黎民原本是一样的。”

    晋惠公俯身说:“正是,正是!说来惭愧,五城之事,容寡人慢慢计较。”

    百里奚说:“子明原本就是为了晋国的百姓前来的,只要晋侯恪守秦晋之好的诚意,我们秦国还是一如既往,坦诚相待。”

    灾害在那个年代,对国家和百姓来说都是十分糟糕的事情,但却不幸让百里奚言中了,在晋国受灾的第二年,秦国也遭受了一场大的灾荒。公元前646年,秦国景象却一如当年的晋国。空荡荡的河谷,乱石沙砾,河道彻底干涸了。烈日下,几个孩子赤身在河谷里汲水,掏出的却是泥汁。秦国灾难降临,路上满是逃难的人。旱灾震动了朝野,秦穆公和百里奚忧心如焚,带人到乡间察看走访。所见到的,都是干涸的河道,龟裂的大地,光秃秃的山冈上树木的皮都被剥尽。偶然见到大树旁一人靠树独坐,仿佛睡着了。百里奚上前用手推,那人颓然倒地。仔细看,那人早已死去。

    秦穆公焦虑地望着凋敝的大地,一片焦土似的田野,然后携穆姬之手共同跪在阳光下,开始祈雨,汗水湿透了秦穆公和穆姬的衣服。

    回到雍城,归到宫内,秦穆公赶紧翻看各地上奏的奏章,看各地灾情是否有新进展。

    忽然官人高声喊说:“边地急报。”一个面容枯槁的秦国将领跪地稽首说:“国君,边地军队的军粮告罄,军营出现吃人的惨剧。”

    秦穆公说:“啊!怎么会这样!”

    将领说:“军营已经半月没有粮食了,军心不稳啊!”说着,将领倒地。秦穆公急命官人将将领扶起,到后宫交太医救治。秦穆公起身焦虑地在宫中来回踱步。

    在百里奚府邸,院内两个仆人正在争吵。树下,虞女坐石条上在独自哭泣。“吱”的一声,大门洞开,秦穆公轻步进入院内。仆人惊异地看着秦穆公,不敢声响。

    秦穆公说:“你们几个人为何吵闹?”宫人示意让仆人过来,葛林与孙献相顾,抹着泪唯唯诺诺前来。仆人一见是秦穆公,立刻跪地稽首。

    葛林、孙献说:“拜见国君。”

    秦穆公说:“你们二人为何事争吵?”

    葛林说:“禀奏国君,我们相爷把马杀了,肉都分给了城外的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秦名相简介 >大秦名相目录 > 第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