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第389章
依我之见,可速速从周边郡城调动兵马,周边郡城之军熟悉我大乾地势,且能快速响应君令,可作先锋与中坚。
而北元旧部,虽曾与我朝有隙,但如今外敌当前,若能许以重利,联合北元旧部,令其从侧翼出击,与我朝大军呈夹击之势,共击乌桓。
此计若成,乌桓必首尾难顾,其三万骑兵之锋芒亦将顿挫于我朝的合纵之威下,或可解当下燃眉之急,保我大乾西疆之安稳。
然此中关节众多,尚需陛下圣裁定夺,臣仅呈愚见,以供陛下参考。”
景祐帝坐在龙椅之上,面容冷峻,听着刘资那番关于从周边郡城调兵联合北元旧部夹击乌桓的策略,眉头不禁微微皱起,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他缓缓将目光移向赵晓,声音沉稳而威严地问道:“赵太尉,你作何感想?”
赵晓身姿挺拔,气宇轩昂,见皇帝问询,立刻恭敬地拱手作揖,而后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臣以为此方法实有不妥。
臣与北元旧部交战多年,对他们的脾性了如指掌。
那北元之人极为奸诈狡猾,反复无常。
往昔的诸多战役中,他们屡屡使出阴谋诡计,让我军吃了不少苦头。
如今若将他们引入我大乾境内,虽说是为了对抗乌桓,可一旦乌桓之患稍解,北元极有可能趁机在我境内生事。
这岂不是前门驱虎,后门进狼?
只怕是刚击退了乌桓,又要陷入与北元的纠葛之中,届时我大乾又将面临新的危机,百姓亦会再次遭受战火涂炭。”
赵晓顿了顿,抬头看了看赵凛,眼中满是信任与期许,继续说道:“犬子赵凛自年十六起便跟随臣征战西疆,多年来在西疆的风沙中摸爬滚打。
那西疆的一沟一壑、一丘一岭,他都铭记于心。
他对西疆的地形地势极为了解,作战经验也颇为丰富。
臣以为,可以让其率领三千精兵先行出征,这三千精兵皆是臣精心挑选、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