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他们也就很自然地采用边打边撤的磁性战术,先避开对手的毕露的锋芒,等到对手停顿下来的时候,再进行反攻,这就好象是两个人在拉锯,你来我走,你退我往!
不过,保罗还是觉得有必要去前线看一看,他觉得这一次对手的重点攻击目标应该还是在汉城,所以在第二天天一亮,便乘着飞机从大邱赶往了汉城。
汉城的驻军是美国第一军,这个军下辖有三个师,其中两个美国师和一个韩国师,防线布置在汉城以北的临津江一线,而这一线上,在头一天晚上便遭到了对面中国志愿军的强大冲击,虽然韩国人在临津江南岸布置了许多地雷阵,却无法阻止住中国人如潮水一样的渡过河来。
保罗赶到的正是时候,此时的临津江一线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作为集团军的副参谋长,保罗要挟着第一军的军长与之一起亲临汶山城,到前线阵地上,并且又调集预备队进行阻击,利用空中与早先构筑的强大火力组成立体火力网,终于将这部分已然过河的中国志愿军堵在了临津江南岸不足二十平方公里的狭小空间里,但是,志愿军方面还是有两支小部队冲过了联合国军的封锁,不顾一切地向前猛冲着,**汉城以北的议政府地区。
第一军的军长要求放弃临津江防线,退守汉城,他是害怕自己的身后出现威胁,但是这个要求却被保罗断然拒绝。保罗一面继续督导着临津江前线的战斗,一面让这个军长从汉城调出守城的韩国师对那两支小股冲入的志愿军部队进行围攻,他的想法很简单,如果一旦临津江的防线崩溃,那么议政府也好,汉城也好,都将无险可守,其结果很可能会与第三次战役时一样,联合国军将不得不再一次地退出汉城,把这个韩国首都再一次拱手让出。
于是,在美国人的坚持与固守之下,临津江防线却成了中国志愿军的恶梦,几万人云集在南岸如此狭小的地域里,尽管兵团司令连发两道措辞严厉的催战电,还是无法突破守军的防线,在这种进又进不得,退又退不得的情况之下,悲剧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美国人的空中与地面的火力结合着,在这片不大的区域里就象是犁地一样,犁了一遍又一遍,整个临津江南岸都铺满了志愿军战士们支离破碎的尸体,血水已然将整条临津江染成了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