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李渊晋阳盼大郎
隋帝双目圆瞪,大声怒喝:“传旨:何人胆敢再唱,杀无赦!”
隋炀帝为了坐稳江山,对李姓人动了杀心。先是见左亲侍李密,额锐角方,目分黑白,怀疑他有异心,就罢了李密的官职。李密是宇文氏大臣李弼的曾孙,袭爵蒲山郡公,少年有才略,志气雄远,轻财好士……李密本身是世袭公爵,虽然家道中落,但终究属于贵族,因此被选为隋炀帝杨广的侍卫……李密本想借此在官场上混个前程,却莫名其妙地被隋炀帝罢了职,满心的失落与沮伤!可谁也没料到,被隋帝罢职的李密后来成了一呼百应拥兵百万的反隋大军的风云统帅!这是后话。
隋帝后又怀疑到了郕公李浑身上,诬他谋反,将他满门抄斩。再后来又听说李渊很得将士之心,又疑忌起来,遣使传召李渊。李渊料知隋帝不怀好意,虽一时托词称疾不见。又重金送走传诏使臣。忧愁满腹的李渊在晋阳府坐卧不安。正在烦恼之际,忽见二郎李世民兴冲冲地奔了进来,脸上掩不住喜色:“爹爹!孩儿在街上听到四处传唱儿歌……天意啊!上天让我们李家坐天下啦!”
李渊听了,心头喜忧参半:喜的是,大郎行动果真有效了!忧的是,隋帝疑心李姓,大开杀戒了。李渊不露声色地教训李世民,道:“你还高兴呢?!皇上对李姓人大开杀戒了。你没看见郕公李浑家满门抄斩?”李渊心有余悸地道:“刚才,圣上还传诏令为父前去京都,为父知帝心难测,故以病疾在身不便即行为由缓之。……只怕是躲了今天躲不过明天啦!”
“那我们赶紧反了得了!”李世民冒冒冲冲地来了一句。城府颇深的李渊把脸一沉,骂道:“你这个浑小子,冒冒失失地别再惹祸,你再敢胡言乱语,看我不送你见官!”
李世民吓了一跳,不敢哼气了。李渊见状,轻轻地叹了口气:“二郎啊,你如果能象你的大哥那样处事稳重,我就少操几多心啊!……”李渊思忖良久,方才心事重重地说:“二郎,你聪明颇有才智,在此非常之时,也应当让有所准备,你可在晋阳密招豪友,以期后用……”
老谋深算的李渊终于说出了隐藏很久的内心话,李世民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原来爹爹早有打算。李渊深知:自己起兵举事,要有雄厚的物资基础。隋自建国以来,对晋阳城的军需物资的储备,就一直十分重视,经多年的积蓄,城中的晋阳宫,已是府库盈积。太原粮饷可支十年有余。李渊必须得到裴寂的物质支持,才得以放粮募兵,购买战马。李渊思考了一会,便吩咐亲兵统领钱九陇:“速备车马,去晋阳宫裴寂处饮酒……”
钱九陇带上十个精干亲兵随李渊到了晋阳宫裴寂处。裴寂是蒲州桑泉人,少年丧父,随兄嫂过生活。隋开皇年间,他当上右亲卫的小官,因家贫穷,裴寂经常徒步走到京城。大业年间,才迁升晋阳宫监。晋阳宫中养着许多宫妃,隋炀帝长期不来,裴寂日常也无聊,就经常到李渊府上饮宴玩乐,宴后博奕,通宵达旦,与李渊关系良好。裴寂忽闻李渊亲临,连忙迎了上来:“哎哟!——唐国公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得得得了!你这家伙,尽贫嘴!”李渊笑哈哈地摆摆手,在裴寂的陪同下,步入晋阳宫内。
善于察言观色的裴寂,看着李渊郁闷的脸色,道:“唐国公此番前来,好象心有郁闷之事啊?!”
“你真是我腹中之虫也。……我不就是惦记着你这里有几坛子好酒喝嘛,呵呵……”李渊漫不经心地笑着,看看四周闲杂人等,不再言语。
裴寂察颜观色,心知李渊有话要说。裴寂当即挥手吩咐属下:“快去摆酒——”
在热腾腾的酒菜桌上,李渊与裴寂杯来盏去,谈笑风声,边喝边聊,不觉夜深……李渊对混乱的时局一阵感慨之后,终于表露了心机。裴寂心神领会,连忙低声劝道:“唐国公欲举大事,晋阳宫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