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李渊晋阳盼大郎
人广,还怕找不到五郎?…………”李渊面色焦虑,急令钱九陇、李世民分兵速去寻找智云。
李渊与大郎建成步入太原府内院东厢房。李渊的目光扫过大郎清秀的脸庞和那他双刚劲英武的剑眉.关切地问道:“大郎,河东义士联络得如何?”
“按爹爹吩咐,孩儿已在河东散布童谣,用重金结交了一大批英雄豪杰。只要有一技之长的,都收扰在身边,随时调用。”李建成与李渊正谈话间,忽然,听到门外喧哗……几个亲兵正挡住向院里奔来的气喘吁吁的李世民。李世民一时恼怒,三拳二脚打翻了守门的亲兵。李渊、李建成连忙走出院门,李渊大声斥责:“二郎!休得无理!”
“爹爹!五弟他……他的头悬在武功县城楼啊……”李世民伤心伏地痛哭。李建成闻言痛心疾首,酸泪奔涌,痛心自责。李渊咬紧牙关,强压悲痛,愤恨地告诫:“大郎、二郎,我们为父为兄的责任,就是要保护自己的亲人不受丝毫的伤害!我们只有做强者作天下之主,才不被人欺侮和宰割!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家人……”
室外,夜风清凉,徐徐而来。太原府内院东厢房里烛光闪烁。
李渊与李建成交换意见,商讨大事。他们心里都有明白,要争天下,现在自己的实力远远不够。他们唯一的就是要尽量号召全天下的人民来支持和拥护自己,方能逐鹿中原。
眼下,各路义军中,比较有实力的当属李密、窦建德、王世充几大军事集团……以李密为首的瓦岗寨群雄的知名度很高。李密仪表堂堂,举止优雅。他自小便显露出非凡的才华,很得隋朝开国元老杨素的赏识,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也很佩服他,视为心腹。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六月,杨玄感趁炀帝御驾亲征高丽,国内空虚之际,在黎阳发兵反叛朝庭……恰好赶到的李密杨玄感的军营。李密为他出了上、中、下三条计策,目光短浅的杨玄感竟然选中了下策,结果仅仅两个月,便全军覆灭,身首异处。李密被隋炀帝悬赏通缉,只得四处逃亡,由于官府的追捕,没人敢长期收留这位钦犯,李密困窘异常,常常饿得削树皮来充饥。当时东都洛阳的法曹翟让犯罪当斩,狱吏黄君汉却私下放了他,翟让便亡命瓦岗寨做了山大王,同乡的单雄信、徐世勣(即徐茂公)带领一群好勇斗狠的少年去依附他,势力逐渐扩大。李密无处容身,只好投奔到瓦岗寨,凭借其出色的才学和谋略,很快便赢得翟让的赏识和部下的尊重,后来他设计除掉翟让,成为瓦岗寨之主,当过和尚的徐茂公为军师,穷途卖马的秦叔宝和一脸凶煞恶煞模样的尉迟敬德等人都在他的军中,李密的瓦岗寨成为各路反隋义军中实力最强的军事集团。
另一支义军是窦建德率领的,窦建德是漳南人,少年时胆气过人,喜武尚侠,在家乡做了百夫长,他处事公正,很得乡亲的推服。大业七年(611年),窦建德被官府怀疑私通义军,家属悉遭杀害,窦建德率手下二百人投奔清河境内的高士达,后来高士达与官兵作战身亡,窦建德统领其众,大业十三年(617年)自号长乐王。还有一支义军首领是王世充.隋炀帝多次巡幸江都,王世充善于察言观色,揣摩炀帝心中之所欲,便为炀帝盛修宫室台阁,进献远方珍奇宝物和美女,隋炀帝对他十分宠爱,升他为江都通守,兼管江都离宫事务……王世充凭借手中的权势地位,暗地里交结各路英豪,广树私恩,他带兵攻打农民军朱燮、管崇,功劳却都分给部下将领,取得的战利品也都分给士兵,得将士的爱戴。公元617年,李密率重兵逼近东都洛阳,留守洛阳的越王侗向远在江都的炀帝求援,炀帝命王世充率大军驰援洛阳,王世充与李密交锋,却是胜少败多,最后在洛阳北邙两军决战,王世充一败涂地,仅率数千人逃还。虽败军之将,他却发动兵变,杀掉了越王杨侗身边不亲附自己的大臣,把杨侗控制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