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2章 找到了窍门,路就会短
尔族长得就不太一样,光凭长相是没办法区别的。不同地方的维吾尔语说起来也会有不一样的口音,包括我们的十二木卡姆,每个地方流传的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哈密木卡姆甚至有部分唱段是汉语的。”

    说起本民族的语言文化,阿尔斯兰好像立刻就不困了,他转过身看着梁朝曦,“你刚才说我哈萨克语说得好,其实哈萨克语和维吾尔语属于同一个语系,有时候发音不太一样,有时候语法不太一样,但是基本上简单一点的话是可以互通的。所以我们学起哈萨克语很快很方便。”

    “那你们平时交流一般用什么语言呢?”

    阿尔斯兰想了想:“这个我一般看对方的情况。你也知道新疆的很多老人家普通话说得不好,遇到这样的我就尽可能以老人家方便的方式为主。如果对方和我差不多,或者是小朋友,那肯定用普通话最方便。”

    梁朝曦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是啊,我也发现了,这边的小朋友们普通话说得真的特别标准,我感觉比好多南方的小朋友说得都好。”

    杨星野说:“现在新疆的双语教学很普及了,国家为了这一天做了不少工作。各个援疆的省份都会派骨干教师来新疆。最早几年是来教我们这边的少数民族老师们国家通用语,把老师们教会了又开始教学生,这才能一点一点地变成你看到的这个样子。”

    阿尔斯兰接着说:“现在的小朋友可贼了,都知道说好普通话才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只要有语境,学得可快了。这不是和以前我们学英语是一个道理,学好以后面对的是更大的市场,更广阔的世界。”

    “是啊,现在很多外国人都在学中文呢。这样的双语教学既能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又能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对小朋友来说也意味着更丰富多彩的未来。”梁朝曦想到阿斯塔大哥说放牧养羊为了供儿子读书,还是很感慨的。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耕读传家,如今城市里的人一边为了鸡娃什么手段都上,一边又羡慕草原上自由自在的放牧生活。

    殊不知真正的牧民也和全天下的父母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整天在草原上骑马放牧,实际上也是为了创造条件让后代能考上大学,不再风里来雨里去的迁徙漂泊,居无定所。

    这是一个人在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个民族在被迫“汉化”。

    就算是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的汉族,也在早就在工业革命的车轮下远离了世世代代赖以为生的耕地、黄牛和铁犁,走向城市,成为了工业化大生产的一颗螺丝钉。

    没有人有权利以任何名义阻止人们追求更美好舒适的生活。

    没有条件去追求的,我们就尽一切可能,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去追求。

    车驶过又一座哈萨克毡房。

    是的,梁朝曦短时间内已经学会了区分哈萨克毡房和蒙古包。

    这种锥形顶上面还有小天窗的是哈萨克毡房,反之圆型顶没有天窗的则是蒙古包。

    一阵嘹亮的歌声伴着悠扬的冬不拉远远传来。

    梁朝曦凝神细听,忍不住感叹:“这是什么歌啊,真好听。”

    “直接翻译过来叫你清澈的双眸。”阿尔斯兰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杨星野打开手机点了两下,一模一样的曲调就从音响里面飘了出来。

    梁朝曦深吸一口气,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

    “虽然听不懂歌词,但这段旋律真的很治愈,有一种天高海阔,秋日朗朗,行走在阿尔泰山的松林里的感觉,好像有一点淡淡的忧愁和思念,但兼具豁达和开朗。”

    “你的感觉很准。”

    歌播几遍过后,杨星野开始给梁朝曦一句一句翻译歌词。

    我的家将要搬到红山崖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忽如一夜春风来简介 >忽如一夜春风来目录 > 第12章 找到了窍门,路就会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