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叶间的缝隙筛下来,落下斑驳的黑影,更有着一种凄清,微风拂过,树影婆娑。
今日上午,英国舰队就已宣布封锁广州海口,这个消息林则徐是从英军插在海滩上的木牌上得知的,他还看到木牌上写着:“英国军队是来与中国政府交涉的,与百姓无关。渔船白天出入将不受阻拦,民间商船仍可往英国商船停泊处贸易。”
看到木牌后,林则徐狠狠地骂着:“这群没有教化的野蛮人,竟然想讨好大清百姓,真是无耻之极。”
看来皇上下令停止中英贸易是正确的,这些洋鬼子确实不值和他们进行商业贸易。
道光下令中止中英贸易,林则徐本来并不赞同。一来正处在财政困难的大清王朝少了一大笔税银,二来隔断了中英以后的交往,那并不是他所希望的。现在对皇上的这道谕旨,林则徐是心悦诚服了。
林则徐这时有些焦急了,烦躁地在庭院中央鹅卵石铺成的石条径上来回走着,已经走了十几趟了。
“怎么到现在还未来呢?难道中途出了事?”
林则徐正在等人。
今日上午林则徐一听到英舰到来的消息就匆忙和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广东巡抚怡良来到了虎门外炮台。
广东众多官员们也急匆匆地跟在他们的后面。林则徐在炮台上站定,瞻望碧波如洗的洋面,果然在远处影影绰绰停着许多英国舰船。手下递过去一个瞭望镜,那是在上次战役中收缴的。林则徐拿来朝远处一看,就见那义律正站在船头。
林则徐气得直发抖,悔不该当初放他回去,而现在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竟带兵来骚扰。
然而林则徐并没主动出击,只能自叹炮力不济,而与英舰遥遥相对……
林则徐正踱着步,参将李大纲奔进了后院。
“大人,好消息!那些英舰吓跑了。”
林则徐虽然有些奇怪,但仍然非常惊喜。
“快说说,英舰往什么方向去了?”
“刚才大人派我出去查看,我到了虎门后,立即带着一条快船去打探消息,到了洋面靠近英舰不远的地方一看,只有极少的几艘英舰停留在原地,其他英舰都不在。”
“其余的那些英舰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你可打听清楚了?”林则徐听后疑惑仍不能消除,接着又向参将李大纲询问。
“卑职已打听清楚,请大人听我慢慢说。”林则徐点点头,“卑职见洋面没了其余的船也感到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他们都隐藏起来了,抑或是准备偷袭大清炮台?于是卑职又马不停蹄乘着快船到了澳门,卑职想那些英舰是从澳门出海的,当地人也许知道那些英舰的踪迹。卑职在澳门费了些力气,终于打探到,原来那些英舰都向北驶去了,也不知是去做什么?也许是知道林大人您在这儿,于是他们就吓跑到别处去了。”
“原来如此,好一个李大纲,果然不同一般,本大人没看错人,回头定会重重赏你。”
“大人客气了,卑职能在大人手下办事,就已经满足了,不敢再渴求其它。”
林则徐想了想,问:“关大人和怡大人现今如何?”
“卑职从炮台回来的时候见两位大人还在认真巡查,特别是关大人年纪这么大了,还那样日夜操劳,卑职看了真是敬佩。”
“不止你一人敬佩,就连本大人也佩服他呢!”林则徐长叹一声,“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啊!”
“大人说得不错,刚才在炮台上听人议论,都在夸奖关大人呢!”
“那是自然的。”
“不过依卑职之见,虎门等十几处炮台仍需加紧加固设防。”
“这个当然,本大人正要问你,上次分发下去募集资金的事如何?”
“已经办理得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