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边陪站着关天培,其余官员也都依品排列。此时,只听水师将士们齐声高呼:“向林大人请安!向林大人请安!”随着将士们齐声呼唤,围在四周的百姓也按捺不住,跟着呼起:“向林大人请安——”呼喊声惊天动地,响彻云霄,闻者发聩。
林则徐为这种士气所鼓舞,一边举臂示意感谢,一边回答:“众位乡亲父老,林某这次禁烟定不负你等所望,你等以后若发现有吸食贩卖者可以检举,本大人会重重赏赐。”
下面的士兵百姓极为兴奋,纷纷鼓掌称妙。检阅完毕,林则徐乘轿进城。一路上人山人海,市民们热烈欢迎林大人。为了迎接林则徐,邓廷桢早就为他修缮了藩台衙门,作为钦差大人下榻之处。林则徐自有主意,要求住进越华书院,一来可省去一些无关紧要的应酬,二来他对广东一切事宜还不大了解,必须找一僻静的地方半秘密地做些必需做的事情。
第二日一清早,就在越华书院门口张贴出一张告示,见者迷惑不解。
其实林则徐住进越华书院,还有另外一个不大不小的原因,那就是为了一位名叫梁廷的人物。
你道梁廷是谁,他并非别人,乃是越华书院监院,字章冉,广东顺德人氏,现年约四十有余,博学多识,留心时政,对外国史事有专门的研究,曾应前两广总督阮元的聘请写了中国第一部《海防汇览》,较详细地描叙了洋船洋炮面前的中国海防。林则徐南下途中曾问起广东的一些情势,便经常有人向他推荐此人。
因此,对梁廷桢其人早已耳闻的林则徐到达广州的次日,就亲自登门拜访,向他请教禁烟、海防、守战等重大问题。
“梁先生,林某有礼了。”林则徐听说他甚是桀骜不驯,身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也不得不小心一些。
“不知钦差大臣驾到,梁某有失远迎,失礼之处,还请大人恕罪。”梁廷嘴里说着。人却仍端坐在书桌旁并不起身,手里捧着书本,聚精会神地看着。
林则徐见他此等模样,果然是倨傲之态,可也不便发怒,于是径自走进梁廷的书房,随意找了一张椅子坐了下来,却不说话。梁廷一头扎在书本里,专心致志地看书,也不答话。
一时间,书房里静悄悄的。林则徐打量起这间房子来,东西两边靠墙处竖着装满书的书架,北面放着一张床,南面在房门边开了一口小窗,窗下放着一张书桌,梁廷面南背北坐着。
“梁先生之名广播五湖四海,想不到却住在如此简陋之地。”林则徐首先打破这种僵局。
“古来落拓人士多如此,有什么好奇怪的。”梁廷头也不转,冷冷地甩出这样一句话。
“怪不得刘禹锡的《陋室铭》这样广为流传,名士多类于此。”说着,就吟了起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无……无……”林则徐吟到这儿,故意做出忘记下面句子的样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梁廷插话念道。接着又说:“大人今日光临寒舍有何贵干,就直说了吧,梁某不过是一介草民,实在不值大人来此。”
林则徐见他主动答话,正求之不得,就说:“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林则徐这次前来实在是有事相求。”
梁廷当然知道指的是何事,可他对世间政事已有些心灰意冷,不想参与其中,于是说:“林大人如此说实在是折煞小人了,小人不懂得什么事,只死读过几本书而已,大人还是请回吧。”
“嗳,还真别说,林某这次正是要向梁先生请教那书中的内容。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接着林则徐又道:“林某素闻梁先生对中国海防了解比较深刻透彻,所以林某想请教这方面的事。”
梁廷不屑一顾地说:“那有什么好谈的。中国向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