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章 倔强的心
买提忽然跪在老人面前,“求求您了。自从阿帕(维吾尔语,对母亲的尊称)走后,您就把自己关在家里。您总说没人愿意听您说话,现在有人愿意听了,您为什么还要拒绝?”

    听到“阿帕”这个词,老人的身体明显颤抖了一下。

    他低下头,过了很久才说:“好吧,但只住三天。”

    “这得看病情。”李明温和但坚定地说。

    老人瞪了他一眼,却没再反对。

    就这样,倔强的老人终于住进了医院。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明每天都会抽时间去陪老人聊天。

    起初,老人还是很抗拒治疗,但只要李明一提到塔什库尔干的事,他就会滔滔不绝地讲起来。

    从他的故事里,李明慢慢拼凑出一个完整的人生。

    年轻时的麦麦提是塔什库尔干最出色的牧民,带着妻子在雪山上放牧,养大了三个孩子。

    但去年,他的妻子突然病逝,从此他就把自己关在家里,连最心爱的羊群都不愿意看了。

    “那天早上,她说要去给羊喂草。”一天晚上,老人突然对李明说起了妻子最后的时刻,“我让她把围巾戴好,她却笑着说不冷。谁知道,那竟是我们最后的对话……”

    李明静静地听着,看见月光下老人的眼角有泪光闪动。

    “您知道吗,”李明轻声说,“在医学上有个词叫‘应激反应’。当我们失去重要的人时,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强烈的反应。您现在的病,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个。”

    老人转过头:“你是说,我病了,是因为想她?”

    李明点点头:“思念和悲伤积压在心里,会影响我们的免疫力。您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愿意看医生,其实是在用生病来惩罚自己,对吗?”

    老人沉默了很久,才用颤抖的声音说:“我那天早上,为什么不坚持和她一起去……”

    “阿克萨卡尔,”李明握住老人的手,“您觉得,阿帕希望看到您这个样子吗?”

    老人的眼泪终于落下来。

    那一晚,他第一次主动要求打针吃药。

    渐渐地,老人不再那么抗拒治疗了。

    他会给李明讲述他和妻子的往事,会说起那些在雪山上放牧的日子。

    李明则会在换药时轻声哼着老人喜欢的民歌,会在查房时带来一些塔什库尔干的照片给他看。

    其他医生都很惊讶,这个脾气倔强的老人怎么会和一个汉族医生处得这么好。

    只有阿依古丽若有所思地说:“因为李明会用心倾听吧。”

    半个月后,老人的病情明显好转。

    临出院那天,他拉着李明的手说:“你小子,要是以后去塔什库尔干,记得来看我。我的羊群,现在归我小儿子管。阿帕最喜欢的那只小白羊,生的羔子特别可爱……”

    李明笑着答应。

    看着老人和儿子离开的背影,他忽然明白,医生治疗的不只是病,更是一个人的心。

    那天晚上,李明在值班室里写病历,想起这半个月来的点点滴滴。

    窗外的月光洒在桌上,如同雪山上的清泉,纯净而温柔。

    他知道,在这个过程中,不只是老人获得了治愈,他自己也在成长。

    阿依古丽端着两杯咖啡走进来:“听说老人今天出院了?”

    李明点点头,接过咖啡:“是啊,他说要回去照看他的羊群了。”

    阿依古丽坐在他对面,若有所思地说:“你知道吗,这半个月,很多人都在议论你。”

    “哦?”李明抬起头。

    “他们说,你让他们对援疆医生有了新的认识。”阿依古丽的眼睛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原来,医者仁心不分民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丝路新医简介 >丝路新医目录 > 第11章 倔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