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天山不平静
成全疆的一个大气候。事关解放军给新疆人民的第一印象,能否镇得住,不能马虎。所以接到命令之后,团长蒋玉和就带着小分队,即刻乘汽车经喀什、莎车、皮山、墨玉等地,先行赶往和田稳定局面。
大部队出发时,郭鹏和王恩茂亲自赶到现场做政治动员。
郭鹏说:“王胡子的脾气你们都晓得,对敌人要狠,不下手则罢,下手就要来绝的,让你们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经他批准的!他让我转告同志们,我们就是要跟敌人拼命。只有拼下这条命跟敌人干,才能赢得新疆人民的信任!”
说是“拼命”一点不假。十五团出发三天之后,穿过了一片胡杨林,又在干涸的湖泊中消耗掉十几个小时,到12月5日,主力部队1800多名指战员,在代政委黄诚、副团长贡子云和参谋长白纯史的率领下,这才终于进入到浩瀚的沙海边缘。
这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鸟兽绝迹,看不见一丝绿色,除了沙梁还是沙梁,根本没有道路,部队只能靠指南针一点一点往前摸索。
太阳从沙海中颤动着跳起来了,脚下开始慢慢升温。到中午时,整个沙海如同一锅烧开的滚水,人马浸在其中,几乎就要煮熟了!
一整天见不到一滴水、吃不到一顿饭的情况已不新鲜,指战员们嘴唇肿了裂、裂了肿,个个都是血肉模糊地凝出两块大疙瘩。体质稍稍弱一些的人,早在五天内就通通倒下了!正常情况下,每天都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烈士静静地留在沙漠中……
流沙和风暴说来就来。宿营时,常常狂风骤起。眨眼之间,铺天盖地的沙石把床单搭起的帐篷吹得无影无踪。这种时候,指战员们就从沙土中钻出来,互相紧紧地拉着手,弓着腰、埋着头,迎着风沙一步一步往前迈进。一旦有人不小心脱开手或滚到沙梁下边,立刻便被埋了进去!
流沙是专门为沙漠中的冒险者堆积坟墓的。然而,十五团指战员们却都凭着众志成城的精神和毅力,硬是从坟墓中走了出来。当他们刚刚顺利到达距和田尚有200公里的西尔库勒时,便接到蒋玉和团长急星火燎的电报,说敌人准备一两天内“血洗和田”,命部队飞兵奇袭,坚决粉碎敌人的阴谋。
贡子云和黄诚把全团集合起来,所有乘马集中在队前,开始点名。点到名的人上马,一个名一个名地点下来,一支精干的骑兵分队就组成了。贡子云副团长打头,往马上一跳,说:“革命就要革在节骨眼上,谁要是觉得自己顶不住,现在下去还来得及……”
话没说完,没点到名的一大群战士,“呼啦”一下拥上来抢任务。贡子云看看马背上的战士们,一个个横眉立目,谁也不含糊,扬鞭就高喊一声:“好,都是好样儿的,跟我出发!”
这支小分队日夜兼程,飞也似的直扑和田。他们闪电般的出击,给叛乱分子以措手不及的打击,成功地实现了“王胡子”的意图:一网打尽,不留后患。
前后18天内,行程790公里,十五团指战员徒步横穿“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绝招制胜,粉碎了敌人叛乱的阴谋。这场世界级的搏命战术,让彭德怀大受感动。十五团刚把和田收拾清楚,就接到彭德怀和习仲勋联名打来的祝贺电报,称十五团“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进军纪录”。顿时,所有的牺牲、疲劳立刻无影无踪,整个边城一片欢腾,嘹亮的战歌响彻云霄。
在二军围绕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新闻迭起的这些日子里,罗元发和张贤约所率六军也在哈密拉开了一个大场面——组织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空运和车运。十六、十七两师的所有人员、物资(包括骡马),基本上都是从空中运到哈密和迪化的。1033个架次的飞机,在将近三个月时间内,穿梭于河西与北疆之间。到1949年12月底,六军的12446人、2027匹骡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