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从悬崖到坦途
聘请名家来当家庭教师,学习到19岁,尚未毕业,马步芳便开始培养儿子统兵的感觉,给他虚任了一个青海南部边区上校参谋长的职务。第二年马继援毕业了,20岁的他又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八十二军独立骑兵第三旅上校旅长。隔两年,升任为八十二军少将副军长。

    小小年纪的马继援紧接着去了重庆中央训练团党政班和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第一期受训,毕业后回到青海,立刻便兼任省政府委员。他也的确很争气,少年得志平步青云,吃喝嫖赌恶习不沾,一副做大事业的派头,让国民党内文武权贵刮目相看,甚至连蒋介石到青海三天竟也与他长谈三次,并特邀陪同吃饭!马继援进京,从不忘代父亲拜会中央各位军政大员,至于蒋经国等人,更是不分彼此,打得火热,把马步芳喜得睡在梦里都哼小曲。

    马继援倚仗文武精熟,又有新思想,很瞧不起父亲手下那班日不识丁的鲁莽武夫。他拿出新时代军官的架势,在队伍里搞研究班,给军官们补习国文,自己也手不释卷,还专门请人“开小灶”补习英文。同时,他又广涉文学名著,研究各国战史,发了疯似的崇拜希特勒,把日本武士道精神也吹上了天。自然,也就极端仇视共产党,扬言在将来的国际战争中,一定要去打垮苏联!对于国民党,马继援其实也没有好感,认为太保守,没有“革命朝气”,他的政治理想是什么呢?一团糨糊。

    史蒂文森的语录被马继援奉为座右铭:“世界上任何荣誉的桂冠,都是用荆棘编成的。”“英雄从不蔑视劳动。”他心目中的英雄,就是目空一切,狂妄而自负。因此,他要求部属必须“当一个好军人”,即:不怕死,不爱财,讲义气,爱团体,锻炼性格。而他自己则西装革履、看外国电影、吃西餐、参加舞会、叽里呱啦用英语讲话,甚至把原配夫人扔到一边,去南京汇文女中找个洋派密司特做二夫人……

    这一切,马步芳能容忍,可马鸿逵就不同了。他一向对马继援花拳绣腿那一套不放在眼里,所以这次把10万兵马交给马继援,马鸿逵心里有一万个不踏实。出发的前一天,他不辞劳苦赶到平凉,把两个兵团好生检阅了一番,嘴上高喊宁、青不分,“应团结一致,保卫大西北”,暗地里却给卢忠良撂下一句话:“宁夏部队不得过咸阳……”

    贺老总唱空城计,胡长官操杀威棒

    马鸿逵不但赔了唾沫星子,还开销了好几万银票。他给青海兵团的团长以上军官,每人赠送一只手表,而自己的宁夏兵团各军、师、团部,分别得到银币200元。这一手把马继援唬住了。他也不能一毛不拔,干脆,给宁夏兵团的团长以上军官,每人回敬“宝马”一匹。这样,同马鸿逵这个“前辈”握起手来,就不觉得发软了。

    当时,马继援并不知晓马鸿逵私下里搞了小动作。谁知马鸿逵戏太过了,回到兰州还不放心,又派两名心腹马全良和马友梅返回前线,给卢忠良等人再传圣旨,要卢“保存实力,不打硬仗”,并告知宁夏兵团一切行动均听命于马鸿逵,马步芳父子的命令可以不予理睬。这时,马继援才对“前辈”的小心眼有所耳闻。他不多说什么,只是毫不客气地把宁夏兵团主力放到中路军第一线,而青海八十二军等部均处于掩护位置。仅此一着,就将马鸿逵的良苦用心打了个七倒八歪。

    胡宗南把事儿看在眼里,心上爬出一万个“愁”字,从而怀疑这场轰轰烈烈的“反攻”行动,究竟是一场战役还是一场游戏。

    但是,西安城里的气氛就不同了。胡、马的声势把那些来不及逃走的残渣余孽刺激得吃不好、睡不香,每分钟都把耳朵竖起来,倾听咸阳方向的炮声,哪怕谁在西门外扔颗手榴弹,城里也会有人披头散发地奔到大街上狂呼不止。

    寝食不安的还有一人,那就是贺龙。这时,十八、十九兵团仍未到位,一、二兵团主力又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一野战军简介 >第一野战军目录 > 第二十六章 从悬崖到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