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从悬崖到坦途
。刚进城那些日子,又是接管机关单位,又是清匪肃特、安定社会秩序,还要安置失业人员和难民。最头痛的是稳定金融,平抑物价。光是处理银圆贩子这件事,就折腾了一个多星期。贺龙给大家作指示,说:“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突出重点。重点是啥子?一个‘管’字嘛!把规矩立起来,让政策说话,第一是企业,管他是公营还是私营,先把生产恢复起来。像大华纱厂这么大的企业,西北首屈一指,3万锭纱,800台织机,停一天就是一大笔损失,了得哟!前面要打仗,将来4个兵团40万张嘴,加上西安城里60万人,都问我们要吃穿呐!我们两个肩膀扛一个脑壳,啥子也没得……”
工厂复工了,将近10万失业和半失业人员陆续安置,地痞特务抓的抓杀的杀,难民资助还乡或是集体拉到黄龙山区开荒种粮,社会秩序也随之平和下来。接着,人民币运到了,银行成立,银圆收购价和各地物价指数也公布出来,市面上买卖才一步一步活络。那些民主人士都站出来给贺龙竖大拇指,说:“过去知道将军是马上英雄,如今看来,治国安邦也身手不凡啊!”
大把大把的溢美之词,贺龙躲都躲不掉。他要的是批评,见了民主人士、民众团体什么的,到处当学生,征求意见。他那诚挚的态度,打动了一大批人,都夸共产党的风度好,居官不傲,为官不贪,真心待人。
贺龙这方面的口碑是一贯的。在国民党阵营里,凡接触过他的人,对此无不感念在心。所以,当初西柏坡的七届二中全会之后,毛泽东要派他的差,让他到北平同聂荣臻等人跟傅作义和邓宝珊谈判。据说那是一次很有味道的交锋,贺龙的率真与诚恳在正式、非正式场合,留下许多花絮。眼下,那些花絮正在结出果子——国民党第二十二军已于6月1日在陕北重镇榆林宣布起义。
消息传到西安,全城欢呼。这时候,罗元发奉命去向彭总汇报部队进驻西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