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得西安望汉中
训练班了吧,我看,就叫‘西北人民工业学校’!你就盯在这里干,负责培养大批财经人才,准备迎接新局面。”
“训练班”一下子变成了“学校”,可把蒋崇璟喜坏了,忙就汇报起人事上的打算以及教学安排一揽子事。贺龙说:“我定了,这个‘西北人民工业学校’就由你蒋崇璟来当校长。别的事,你去办嘛!校长校长,一校之长,我只问你要人才……”
这便是后来“西北军政大学财经学院”的缘起。
离开临汾,贺龙又去离石。
李井泉赶来相见。李是晋绥军区政委,对晋绥的民情很熟悉。贺龙见面就说:“井泉呀,这一带大革命以来就有我们党的组织,青年学生也很多,人才不少,我们一定要把他们收集起来。我已经让李长路在临汾筹建西北军政大学。现在,应该让这里的贺龙中学赶快组织人力,到晋中平原去招生。”
“老总,这件事您不用操心了,由我去办吧!”李井泉态度非常积极,在贺龙离开离石时,他已派贺龙中学的学生队队长到汾阳招生去了。
几天后,贺龙路过汾阳,特地把这位队长找来问情况。知道同来招生的只有四个人,贺龙不高兴了,“太少了!力量要加强,要大大加强!”他解开纽扣,热气腾腾地说:“现在全国胜利在望,我们就要解放全中国了,需要大批吸收知识分子,建军、建国,到处缺人才呀!晋中各县已经解放,广大知识青年有了参加革命和学习的机会,他们也有这个要求,我们为什么不放手一些呢?我看,这次在晋中招生,至少要招1000名学生!你们要认真完成任务,等我从中央开会回来,再来检查。”
政治局扩大会开了近一个月。
正如贺龙所料,会议确定建设500万人民解放军,大体上用五年的时间,把蒋家王朝彻底埋葬。眼前是战争第三年,任务非常繁重,要准备3万到4万名各级干部,以应新解放区的管理之急。贺龙谈到的“吸引知识分子”问题,不但提到议事日程,而且迫在眉睫。尤其是西北军区,毛泽东格外关心,在报告中指出其:“……部队数量大,但负担不小,几次战役中干部伤亡较大,党和政府对支援战争已尽了一切力量,但仍有困难,主要是经济问题。”因此,毛泽东强调“西北要用一切力量来努力发展生产”。毫无疑问,这一切都突出了培养干部的必要性问题。
散会回延安刚过个年,开春二月中,贺龙又和彭德怀、王震、习仲勋一道到西柏坡参加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之后,奉命与聂荣臻、林彪、陶铸几人前往北平,同傅作义、邓宝珊谈绥远问题。接着又去解放不久的东北,考察恢复生产建设的经验。
这期间,西安解放了!中共中央任命贺龙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不久,中央决定组成新的西北局,以彭德怀为第一书记、贺龙为第二书记,习仲勋为第三书记。
贺龙从东北赶到西安是5月24日。第二天,西安的军管会和市政府同时成立。
这些个喜庆的日子,把贺老总浸润得容光焕发。他挤了点儿时间,理过发、洗过澡,对妻子薛明说:“你把娃儿们都叫上,我们带他们上街!”这真是个稀奇事,薛明吃惊地瞪大眼睛。贺龙所指的“娃儿们”,有他们自己的孩子;更多的,则是一同随军过来的野战军干部子女。贺龙说:“他们老子都在前线打仗,娃儿们也管不着。陕北过来,就光个脚丫子,我们去给每人买双胶底鞋吧!”薛明高兴地连声说好好好。
于是,贺龙捧着大烟斗大步流星地走在头里,穿上了新鞋的那群孩子们围着薛明阿姨又蹦又跳地欢声笑语。贺龙说:“这是你们的爸爸打了胜仗,我们庆祝胜利,往后,一个人可不许上街!”
“为什么?”孩子们天真地问。
“因为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