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大荔以北的冬季
纪律也比较好,连着受了一些表扬,可这就能够骄傲啦?!听不进批评啦?!我要狠狠敲你们!乱弹琴!”

    彭德怀批评人过于严厉是有名的。对此,直接打交道的指挥员都有点儿看法,嘴上没有说出来,廖汉生借这个机会放了一炮。经贺龙一敲打,廖作了自我批评,但他最后说:“彭总,我们对你的指挥由衷地敬佩,可你的威严……有点儿受不了!”当面这么一说,彭德怀倒笑了:“我的工作方法是有问题……缺点不少。”“你批评是对的,可你开口骂人,别人就对你敬而远之了。”这些话彭德怀第一次当面听到,也是最后一次听到。所以他对一纵的感情很不一般。

    为了帮助一纵干部正确认识批评、认识彭德怀,林伯渠也谈了谈意见。他说起话来慢条斯理,笑眯眯的,让人听着格外舒服。他说:“中国有句古话,叫作‘有威可畏,有德可怀’。彭老总正是这样的人!你们不要光看到他的严厉,看到‘有威可畏’的一面,同时要看到他‘有德可怀’的一面,他的‘威’正是他‘德’的一部分。你们愈是了解他,甚至受到他的批评愈多,也就愈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德怀,德怀,有德可怀嘛!”这些话语重心长,深深刻在一纵干部们心中。此后,他们对彭德怀更加敬重了。

    做完一纵的工作,贺龙又去了四纵,和王世泰谈到深夜。回到住处时,已经很晚,见彭德怀的屋里还亮着灯,就跑过去敲门。两位老总一见面,三句话不离本行,一聊就聊到战场形势。自从宜瓦战役之后,胡宗南的兵力锐减。他既要守备潼关以东地区,又要应付来自西北野战军的压力,不要说主动进攻,就是把关中平原的要点都防守下来,也有捉襟见肘的感觉。于是,他煞费苦心地出台了一个“机动防御”的战略。彭德怀说:“什么‘机动防御’,还不就是以城镇为中心,做大面积的工事,搞成一体。”

    贺龙看着地图上数百里密密麻麻的战术标记,皱起眉头:“德怀,这倒是个新问题。不过我想,摊子铺得这样大,漏洞总是有的。杨七郎一身都刀枪不入,还有下巴底下那块要命的肉痣嘛!老办法,把它交给部队,开诸葛亮会。”这个意见点亮了彭德怀,部队按计划接下来正好有段整训。他咧嘴笑道:“好,搞它一个夏天再讲!”

    不能不承认,胡宗南的机动防御有其独到之处。他充分利用渭河北岸三原、蒲城、大荔这三个重镇的地势险要、城高墙厚和交通便利等优长条件,建构起三个稳固的中心据点。然后,以点带面,在三镇之间100公里范围内,广泛而成体系地构筑工事,集结主力,或东或西、或攻或守,相机应付。这样既避免主力分散,又巩固了西安外围,也便于屏障关中平原。有适当机会时,还可向澄城、合阳、铜川和耀县两线扩张。就当时胡宗南的兵力情况来说,这的确不失为一个一举多得的万全之策。怪不得蒋介石在国防部公众场合夸说他“挫而不失其志”。

    胡宗南之所以还有“其志”,仍源于他手中握有的军事实力。虽然在防守兵力方面,他有点力不从心,但从数量比例上看,到目前为止,他还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仅“机动防御”区域内,他就部署有整一师、十七师、三十六师、三十八师、九十师,以及后来加入的整六十五师、七十六师。如果需要,他还将随时调入整三十旅、一三五旅。尽管这些所谓的“师”,差不多全是割韭菜一样灭了又补、补了又灭才保存下来的番号,但因为蒋介石倾斜的态度,总共还有7万到10万实实在在的兵力。这个数字在整个西北地区总兵力中就要占到四分之一了!

    贺龙与彭德怀谈到这一点,心里都没法轻松。当时,西北野战军一、二、三、四、六纵队,加上野战军直属队,总数才6.8万人。就是把地方主力两个旅、8个军分区的3万人也算进来,还是超不出10万兵力。显然,正儿八经的阵地对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一野战军简介 >第一野战军目录 > 第二十三章 大荔以北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