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九章 收“两延”破清涧
旅啊,像这样坚固的工事,凭我们这个装备,若不是革命队伍,任何队伍都拿不下来!”

    清涧老百姓将这座山改了名字,不叫耙子山也不叫笔架山,叫“汉元山”。一个勇士的名字与小城清涧永远共生于历史一角,而枉费心机的廖昂终难逃脱被俘的命运。这个结局是他所绝没有料想到的。当时解放军将清涧外围据点全部肃清、城西笔架山守军又蜂拥而退时,上帝本已递给他一个轻松而体面的台阶——一个被共产党军队俘虏过又重新放回的士兵,给他带去一封信。信是他的黄埔同窗张宗逊写的。张真心诚意地希望廖“认清形势、迷途知返”,廖在几秒钟里内心倒也动了一下,但这股微风立即又从树梢上抹过去了。“那怎么可以!”他冲着比较务实的参谋长刘学超和旅长张新训斥道。随后,耳边便仿佛听到刘戡的援兵千军万马掩杀过来。

    廖昂一遍一遍地昭告部属亦昭告自己:“再怎么说也不能放下武器!”接着命令作战参谋用报话机与延安指挥所明话联络。他一分一秒地熬着,总算得到援军先头部队接近清涧西南高地的消息,甚至连联络号音都有了,可是,望穿秋水、想断柔肠,终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入夜,被管制灯火的清涧,宛若一个巨大的铁盒子渐渐沉入水底,廖昂脱下皮大衣,换上士兵服,继而将胡宗南空投的30亿元法币一张一张投入火中……

    天地定数把这个11年前在山城堡就已一败涂地的廖昂,再次推到彭德怀面前。彭沉着脸,单刀直入大声责问:“廖昂,你是怎么搞的,叫你投降么子不投降?你睁开眼睛看看,城里城外死了多少人!”在这之前,廖昂见到他的另一位黄埔同学许光达时,还趾高气扬,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嘴里嘟嘟哝哝:“我不晓得这一仗是怎么输的,不晓得你们是怎么把我抓来的。你们有胆量就把我放了,我们正正规规再打一仗!”听到彭德怀这句话,立刻就像霜打的茄子。他双手不听使唤地抖起来,一边抖一边给彭递上支“薛仁贵”牌香烟。

    彭德怀拨开他的烟,缓了缓口气:“我听说你还很委屈,还不服输,是不是啊?哼!真是长居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你只知你们有几十万部队,装备精良,而我们只有几万人。可你知道吗,我们这几万人同150万陕北人民是血肉相连的。150万啊!他们个个都是战斗员,这个兵力优势只怕你们没法子比哟!陕北的哪个山头、哪条河川、哪个城镇和乡村,没有我们的民兵监视哨?你们拉一下枪栓,我们都一清二楚。你们是么子?是不义之师!是聋子是瞎子,是没有脑壳的人。所以,我们必胜,你们必败,道理就这么子简单,我们打的是人民战争……谅你也搞不懂!”

    廖昂张着嘴巴,的确似懂非懂。这时,警卫员跑来报告,说炊事班优待俘虏的面条做好了。彭德怀朝廖昂看一眼,说:“廖师长要是饿了,我们就开饭!”廖不置可否地连声喏喏。彭德怀即让警卫员把面条端上来。这是一盆光面,粉粗,擀得也马虎,清汤白水,一丝油星也见不着,又没有菜。彭德怀操起勺子就往碗里打面条,而廖昂却站在一边吃惊地瞪大眼睛。他犹豫好一会儿,说:“早就听说彭总司令生活俭朴,万没想到是这么清苦,鄙人敬佩之至!”

    这话刺激了彭德怀。他把碗往桌上一顿:“怎么,这样的饭还算清苦?兵连祸结,你知道陕北父老乡亲都吃么子?他们连小米、包谷面也吃不上!一年到头靠榆树叶子面、黑豆糊糊填肚子。我们跟你们不同,我们是人民的军队,人民是我们的娘老子,我们理当同他们同甘共苦。今天我彭德怀吃这碗白面条,已经是高高在上了,是特殊待遇啰!你们这些达官显贵,骑在人民头上,吃的是山珍海味,哪里管得着老百姓的死活,连个粗茶淡饭都难以下咽,这说明你们国民党腐败到了么子程度。你们注定要被人民打倒!”

    廖昂挑起一根面条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一野战军简介 >第一野战军目录 > 第十九章 收“两延”破清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