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钟山风雨
”爸爸,这事在常人看来,做得确实有些“疯”。
为纪念那不寻常的时刻,渡江后每人发了一枚纪念章。可是偏偏漏掉了一位,那就是四岁的蛮蛮。他不依了,带着哭腔抗议道:“为什么我没有?!”
“是啊,”王近山笑了,一拍脑门,“怎么把我们的小勇士给忘了?给,我的这一枚属于你了。”
“不要,我要我自己的!你们为什么忘了我?!”
长江被解放军甩在了身后。
在渡江大军强大的攻势下,守防蒋军溃乱不堪。汤恩伯一看江防军大有被解放军沿江分割围歼的危险,立即于四月二十二日下午下令总退却。他命令芜湖以西的部队向浙赣路撤退;命令芜湖以东的部队向上海、杭州方向撤退。他要以两路撤回的部队组成新的防线,固守上海。江防线上接到命令的江防军和没有接到命令的江防军,全部夺路而逃,状若惊马迷羊奔兔。一时间江南大小公路、土路黄土飞扬,遮天蔽日……
桐城的刘伯承,手上的放大镜又锁定了浙赣铁路和徽杭公路。
他分析,敌人成建制地向南撤退,有可能想利用钱塘江、沪杭路和浙赣路,以皖浙边山区为依托,构成新的防线。目前京沪铁路、京杭公路已被第三野战军切断,浙赣铁路和徽杭公路成了敌军退却的唯一通道。
他喝了口水,背手转了半个圈,突然止步,对参谋长李达说:“我们要立即改变原来的作战方向。”
李达随刘伯承走近地图,刘伯承继续道:“我们的主力不再与三野交叉运动去南京地区,而以全力直出浙赣线之贵溪、上饶、衢州,直至义乌一线。这样既可截断浙赣线,断敌退路;又可斩断蒋、桂之联系,以全力迂回于蒋军的侧背,给其以狠狠打击,扩大我预定的京沪杭会战范围。”
李达说:“好。我马上报总前委。”
当日,总前委批准了这一方略。同一天,第二野战军下达了《关于全力截断浙赣线、徽杭线给各兵团的指示》,要求三兵团进击徽州地区之敌,四兵团进击上饶地区之敌,五兵团进击街州之敌;并要求“各部队应加快行军速度,增大里程,以免迟延丧失战机。”
各兵团闻令而动,人不停步,马不卸鞍,日行一百二十华里,向南挺进,开始了中国解放战争史上的大追击。
<er h3">3
四月二十一日,南京国民党立法院贴出紧急布告,要留在南京的二百二十五名立法委员立即乘飞机离开,已在明故宫机场准备好了十架运输机。
春风荡漾,南京的梧桐树依然婆娑弄姿,然而人们再无暇观赏注意。随春风而来的隆隆炮声,给这座京城笼罩了恐慌和惊惧。京沪铁路已经中断,逃难的人群洪水一般涌向京杭公路。
总统府内,李宗仁正在召开紧急会议,在座的何应钦、顾祝同缄口不语。李宗仁寡着脸,高高的颧骨悲壮地耸立着,五个手指下意识地敲着桌子。
白崇禧不愧为桂系砥柱、国军栋梁,此时他的脸色依旧明朗,雄心不减,对坚守武汉和西南半壁,未因共军的渡江而信心丧失。他先开口道:“放弃京沪!德公,只有放弃京沪才有出路。倘若汤恩伯放弃京沪,将主力移至浙赣和南浔线,与我华中四十万军队互为掎角之势,固守湘赣,便可阻止共军窜入大西南。”
李宗仁看了看何应钦、顾祝同,他是同意白崇禧这个“互为掎角之势”的挽颓之策的。但是,固守上海是蒋介石的谋局,他能同意放弃上海吗?他既然不让桂系拥有江南半壁江山,又岂能让西南为桂系所有?
何应钦开口道:“眼下也只有此可行之举了。”
顾祝同点头:“是的,别无选择!”
李宗仁说:“我看健生说得很有道理,只是汤恩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