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章 刀劈三关
向我东面攻击。除饬空军轰炸浮桥外,希注意加强城东南面之工事及守备。”

    康泽判定攻城部队不会再从西面进攻,急把六千多人的预备队调往南门,以防中断唯一可以与南山据点联系的通路。

    李德生大喜,即率部从地面、地下双路进攻,一举拿下了铁佛寺,扫清西关障碍,劈开了第三关。

    康泽再无法维持这岌岌可危的局面,又向“校长”告急。

    蒋介石正为豫东会战的惨败气恼,康泽的告急又增加了他的忧心。全国战场无一处不成颓势,他寝食不安,心急如焚。他有三怕:一怕共军进关;二怕共军过江;三怕共军入川。而襄阳要冲既可渡江,亦能入川,此战略基地绝不能再出意外。蒋介石一面调集南北大军急援,一面给康泽发了一封长长的电报安抚。

    十一日电悉。南北两方援军最迟于二十日前赶到襄阳,中正负责督促,勿念。至于电中所述匪部装备与战况,以余判断,认为危险期已将过。匪逼至襄阳外围各据点,激战恶斗已达数昼夜。匪部攻势之损失,将比我军伤之更大。而且对方作战皆无后方弹药之接济,照屡次战役之经验,匪部弹药不能持续三日至五日时间。尤其各种炮弹之补充会更为缺乏。在过去数日之激战,其枪炮攻势虽甚凶猛,但其炮弹必因争夺外围山地消耗将尽。何况山炮之威力,并不能轰破我坚固城墙耶!故此次如我决心退守城内,集中全力防御匪部来之办法,则必能击退匪部,确保安全;有时且可乘机转为攻势,歼灭疲乏之残匪。何况有我空军昼夜前来助战,非匪之所能及也。唯此全视主将之智勇与决心而定。历来革命苦战之役,当军民惊慌失措之际,独赖元帅指挥若定,则过一时期必转危为安,一般军民亦不知其所以然也。吾弟经过此番风浪,渡过此一难关,以后不惟胆识可以因之大为长进,而且立名成业亦起于此也。只要信赖余言,坚忍镇定,匪虽凶横,其如何乎。弟以为如何?

    蒋介石电中所指南北两方援军,其北路即张轸所率的第十八军第二十八、十、八十五师。他们接到蒋介石侧援襄阳的命令,行动倒是不慢。但刘伯承早已料到蒋会有此举,而以主力部队将张轸部阻于上蔡、商水地区。他们连平汉线都不能过,更不用想接近襄阳了。南路援军即白崇禧派出的第七、二十师。这两个师驻扎确山,若遵蒋介石令“应取捷径,昼夜兼程”,七天即可到达襄阳。但白崇禧不这么认为。刘伯承用兵“诡诱”,一路上定会设下无数关卡、陷阱。所以他决定不让他的第七师冒此风险,而是“以迂为直”,绕道而行,取国军控制区为行军路线,以防刘伯承“围点打援”。

    康泽读了蒋介石那封长电,顿时思路清晰了不少。他考虑,反正共军已围住了东关、西关,南山再守也没什么大作用,即按蒋介石“集中全力退守城内”之电令,于七月十四日下午将南山守军全部撤进城内,紧闭四门,固守待援。他并不知,他翘首以待的援军一路被阻动弹不得,一路还在绕着远道走。

    大势已成。

    刘伯承高兴地说:“战役关键已过,下面该起网捉鱼了!”

    中野指挥部命令:“襄阳攻城部队于七月十五日二十时三十分对襄阳发起总攻,破城歼敌,一定要获全胜!战法上,攻城的指导思想是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钳形突击。重点在西门。”

    <er h3">5

    王近山部署:“第六纵队于西门实施主要突破;陕南第十二旅、桐柏军区第二十八旅分别从东北角和东南角攻城、各部会合地点为杨家祠堂康泽司令部。”

    王近山把纵队的三个旅全集中于西门外和纵深线上;全纵队拥有山炮、战防炮、迫击炮共二十二门,也全用于西门。二十二门炮加上二十七挺重机枪编为四个火力队,再配上三路纵队的重兵,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二野战军简介 >第二野战军目录 > 第二十章 刀劈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