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刀劈三关
一个眼睛不大,个子不高,壮似小钢炮的人放下手中的望远镜,问左右:“襄阳城有些什么远射程炮和重炮?”
“除八二迫击炮,威力最大的就是八门化学迫击炮了。”
“嗯,没有远程炮,这就好!”他甩了一把脸上的汗,又问,“敌人大山上的重机枪火力,能不能封锁住我们东西进攻的道路?”
“几个主阵地上的火力都被下面的小山挡着,不能直接封锁我们的进攻道路。对进攻道路威胁最大的是琵琶山、真武山、文壁峰。”
他笑着猛击掌:“哈哈……现在康泽算落到我们手里了!”
他是王近山,三十八岁,刘邓大军第六纵队司令员。这位叱咤风云的战将,在豫北战役中负了重伤,伤愈后重新上场了。站在他身旁的是第六纵队第十六旅旅长尤太忠、第十七旅旅长李德生、第十八旅旅长肖永银,着黑色军装的是桐柏军区司令员王宏坤、陕南军区的第十二旅旅长。
豫东会战正激烈,突然冒出一支攻襄阳的队伍,这是刘伯承“棋局”中早就埋下的一枚棋子。
六月初,宛东战役刚结束三天,刘伯承召开纵队领导会议。大家以为司令员要作宛东战役总结,不料一开头他却道:“我们中原区的任务是将战争引向蒋管区,利用敌人的人力、物力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并把这个区域变成向东、向南、向西进攻的基地<bdo>http://www?99lib.net</bdo>。中原局势形同一盘大棋,敌我双方大军云集,旗鼓相对。但是这盘棋也不是好走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着走错,全盘皆输。中原有三山四水,我们依托三山逐鹿中原,把四河变成我们的内河。黄河、淮河已经变成内河。下一步,我们背靠武当山向东南发展。汉水流域是古战场,我们要将汉水变成我们的内河。在刘峙、白崇禧、张治中集团联合防线上,汉水区是其最大弱点。此地既可渡江,亦能入川,且是敌人之结合部,无法弥补。下一个战役即向襄樊、老河口行动,先侦察情况,看准后突然捕捉守敌围歼之!”
六月十三日,中野下达老河口、襄阳战役的作战命令,计划以第二、四纵队组成西兵团,以第六纵队和桐柏军区主力组成南兵团,由桐柏军区司令员王宏坤统一指挥,于六月下旬向老河口、襄樊发起进攻。这时,华野粟兵团发起了豫东战役。刘邓从战略全局出发,下令暂缓老襄战役,速率第一、二、三、四纵队赴平汉路钳制敌人援军;但是,独独把第六纵队留在唐河地区待命。
刘伯承及新到任的陈毅率部阻敌,第六纵队司令员王近山心急如焚。大敌当前,为何单单将他们闲置一边?他连电请战,要求拉部队上前线。刘伯承回电:“好好休息。”
中野第六纵队能征善战,越黄河,打定陶,巧端六营集,苦战羊山,激战汝河,战功赫赫。在国民党国防部的档案里有如下记载:
刘伯承匪部六纵队,司令员王近山,政委杜义德。下辖三个旅,十六旅旅长尤太忠,十七旅旅长李德生,十八旅旅长肖永银。该纵,长于攻坚,指挥及纪律均佳。匪称之为主力纵队。
这个情报相当准确,不但摸清了指挥官的名字,连部队的特点也掌握了。不过,第六纵队其实是一支年轻的部队,一九四五年十一月才组建。正由于新,刘邓才抓得多、抓得紧,所以部队的素质、战斗水平提高得极快。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人民日报》曾发表《向六纵学习》的社论,这是全区部队中唯一获此荣誉的部队。
第六纵队司令员王近山绰号“王疯子”。他十五岁参加红军,每次战斗总是往前跑,直到当上了纵队司令员,还改不了这脾气;以至每次打仗总有六七个警卫员跟着他,一见他性子来了,就把他往后拖。他的“烧铺草”精神全军闻名:一有硬骨头就抢着“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