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锦囊妙算
,直把个惊恐万状的洛阳城唱得仿若六朝繁华之时的京城。
面对被外人称为“娃娃兵”的既缺乏作战经验、兵力又不足的青年军士兵,邱行湘自己也底气不足,他不得不特别寄希望于坚固的工事。邱行湘暗自庆幸一上任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工事上。他吸取东北、华北守城经验,精心修筑防御工事,使之具有现代化半永久性质。针对共军的“人海战术”,邱行湘又设计修筑出大批小而坚的工事。他判断战斗开始以后,各据点之间的联系势必为共军所隔断,因此命令备足粮弹、医药,使各据点都具有独立支撑能力。
三月八日黄昏,邱行湘再次巡视各处城防工事,他疲惫不堪的脸面上露出了几许宽慰的笑容。洛阳瓮城外的层层工事既巧又坚且隐蔽,城内洛阳中学的核心阵地也无可挑剔。这是统帅部的大本营,他邱行湘将在这里或全军覆没,或建树奇功。
陈唐、陈谢两路大军如神兵天将,把洛阳城围了个密不透风。
三月十一日午前,城外围据点大部已被肃清。九龙台、潞泽会馆工事坚固,素以指挥果断著称的陈士榘当即命令部队“围困监视”,准备于黄昏时攻城。
此刻,邱行湘立于东门城楼上,望远镜使他目及十里之外。烟雨朦胧之中,满目共军,被击溃的青年军骑兵队四下奔逃;然而潮水般的共军攻城队伍在九龙台、潞泽会馆受阻,数次攻打,数次败退……
邱行湘即致电蒋介石:“我军士气旺盛,迭挫凶锋,斩获甚丰……”
蒋介石复电褒奖:“以寡胜众,殊堪嘉奖。希激励三军,坚守阵地,配合外围兵团,聚歼来犯之敌。”
蒋经国也来电,对邱行湘和青年军大加赞赏。
邱行湘顿生一种“大英雄舍我其谁”的豪迈。他淡然一笑,命令政工处处长赖钟声:“南京来电立即传达到全体官兵,以励斗志!”
华野第三纵队司令员孙继先在东关前沿阵地的隐蔽处观察地形,邱行湘在工事上下的功夫着实令他吃惊。东门外,东西不过一百米的距离就有五道铁丝网、四道鹿砦、三层地堡、两道外壕;整个东门都被汽油桶、沙土袋、砖头瓦块塞得严严实实;城门、城墙、地堡上的枪眼密如蜂窝。有报告说,还有许多地下工事。
孙继先认为如此复杂坚固的工事非一般力量所能攻克,他回到指挥部召开纵队首脑会议,决定改连突击梯队为营突击梯队,技巧攻击与强攻交替进行。
三月十一日十九时,孙继先下达攻城命令。
隆隆的炮声夹杂着浓重而剧烈的爆破声冲天而起,密集的自动火器如疾风骤雨。在炮火的掩护下,突击队向东门冲击。
孙继先摊开洛阳地域地图,注视着战斗的每一个进程与变化。
第八师王师长电话:“已排除东桥头到瓮城门的障碍,正向瓮城发展。”
赶巧,“惊蛰”后的第一个春雷这时炸响,天上突然下起大雨,顿时天昏地暗,雷炮交加。孙继先脸上的神情如同这突变的天气倏地阴沉下来,这春雨来得真不是时候!
果然——王师长电话:“遍地泥水,路滑难行,前进困难。”
第九师何师长电话:“部队受阻城下,伤亡很大。”
少顷,王师长又来电话:“二连突进瓮城。”
手表的秒针缓缓地移动着。枪炮声愈加激烈,雨也愈下愈大,仿佛把天空捅漏了一般。
担负突破东门重任的是第八师第二十三团一营。华野第八师能攻善守,被陈毅称赞为“很好的头等兵团”。一营是该师的尖刀、拳头,打过许多漂亮的攻坚战。营长张明猛而不鲁,是个创造过无数战场奇迹的传奇人物。
尽管如此,攻打设防如此坚固的洛阳城,对于第八师和张明仍是一个新的高难课题。张明一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