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向死而生
”的事情倒是常有的。特别是面对刘伯承这个对手和大别山连遭失败的局势,他心里很空虚,大有临危受命的味道。因此,从得到消息的那一刻起,他就反反复复地掂量:到九江去,风险太大;留在南京,又不甘当“傀儡官”。他毕竟是“小诸葛”,还是想出了一个两全之策:一面答应出任“九江指挥部”之职,一面向蒋介石提出一串棘手的问题。
白崇禧说:“大别山战区属武汉行辕管辖范围,由程颂云管起来才顺理成章。再说,大别山战区跨越数省,一个九江指挥部如何行使权力?从哪儿调兵?由谁来补充兵员转运粮秣?指挥部与武汉行营又是什么关系?”
蒋介石回答得倒干脆:“九江指挥部是国防部指挥部,行使国防部权力,统筹鄂豫皖湘赣五省军政事宜,什么问题都好解决。”
白崇禧又说:“诚如委座所示,大别山之战绝不可久拖。宁可让其他战场暂时苦一些,被动一些,也应该集中重兵于大别山区。这样方可以暂时之被动换取根本之主动。我们再不能重复以往的错误,因轻敌而失利,因失利而逐次增兵,本可速决之战,结果打成旷日持久。”
蒋介石知道他在兜圈子,便问:“依你之见呢?”
白崇禧:“解决大别山,兵力至少要增到四十个旅。”
身为国防部部长的白崇禧当然知道这个要价是不可能兑现的,但是一口咬定不能再少,为的是日后仗打不赢也好有话说。不料蒋介石却毫不犹豫地应允了,并立刻交顾祝同去安排。
一笔交易就这样谈成了。白崇禧即刻着手组织班子,把他的亲信徐祖贻、赵援等人全部网罗进“九江指挥部”。
蒋介石也一反常态,特地派车把白崇禧接到自己黄埔路的官邸,与白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蒋介石显得很亲热:“健生兄,此次去九江指挥作战,非常重要。刘伯承、邓小平的部队对我们是很大的威胁,务必彻底消灭,此事有关党国存亡啊!”
白崇禧连连点头:“请主席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绝不有负厚望。”
<er h3">2
淮阳河坝上临时搭起台子。
数千名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指战员席地而坐。
掌声起。陈毅在李先念的陪同下,大步走到台子上的方桌旁。
陈毅挥挥手,想把掌声压下去,却激起了更热烈的掌声。
陈毅:“同志们,过去我是新四军的军长;你们哩,大都是新四军五师的。可是,抗战八年,相距千里,我们都没见过面。今天,我们倒在这里相会了。同志们哪,我们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你也没发财,我也没官饷呀……”
台下几千人笑。
八年抗战,五师虽然隶属新四军,但直接受中央指挥,一直在大别山区作战。抗战胜利,国民党公开挑起内战,首先把枪口对准了五师。李先念率部有理、有力、有节地与敌斗争,在大别山区坚持达半年之久,最后以血的代价突出敌人的重围。从新四军五师到晋冀鲁豫第十二纵队,从中原突围到今天领受新的任务,他们走过了漫长而艰苦的道路。
追昔抚今,笑声过后,台下一阵唏嘘。
陈毅动了感情,抓起桌上的香烟,擦根火柴点燃,深深地吸了几口:“同志们,我是来给大家送行的。目前,蒋介石正在布置对大别山新的、更大规模的‘清剿’。为了把战略进攻向前推进一步,为了巩固大别山根据地,抢在敌人‘清剿’计划实施以前增强我军的作战力量,毛主席、党中央派你们和十纵一道归建刘邓麾下。这是对你们的信任,是光荣!而我们呢,只好才相见又分别,纵有话语千万句,也不知从何说起。我看,更多的话咱们留到以后再讲。我就祝你们重上大别山后多打胜仗,在刘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