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黄河飞渡


    十时三十五分,突击队跨出壕沟,扑向渡口。

    李祥云带着十三个人和一挺机枪,跳上了聂言金的第一号冲锋船。当聂言金拨动船桨时,所有的小划和大船都已满员。

    连一声咳嗽声也没有。月亮明晃晃的。

    黄河的咆哮声掩盖了船桨的击水声,水手们摇起二十斤重的长桨、大橹,冲过惊涛骇浪。黄水托着小船倏地送上峰巅,又忽地推下波谷,几下子就把船上的战士弄得晕头转向,汗水大颗大颗地淌。有人开始哇哇地呕吐。

    这段黄河河面宽二华里,四十五度地斜渡又使航线加长了几里。第一只冲锋船三分钟就到了河心,对岸的工事、碉堡在朦胧的月光中清晰可辨。

    突然,对岸的机枪响了,子弹嗖嗖地飞过头顶。

    李祥云的机枪随即扫过去。各船的机枪都打响了。

    肖永银在黄河北岸命令:“开炮!”

    大炮喷射着冲天的火光,对岸的碉堡要塞在天崩地裂的轰鸣中猛然掀起几丈高的大火,燃红了半边夜空。

    猛烈的炮击持续了五分钟,月光更明亮了。

    聂言金的第一船已经抵岸,仅用了十二分钟。李祥云第一个跳下去,带领突击班第一个登陆,第一个越过壕沟,第一个占领暗堡,再向东南追赶过去。

    二小队、三小队突击队员跟着跑过淤泥地,向一片黝黑的树林冲过去。坐落在树林里的于谷村,已成为国民党第五十五师第五四三团一个营的据点。第五四三团团长姓寇,这天上午他奉命从后方赶来,仅仅十一个小时后,就撞上了这个惊天动地的大事变。

    肖永银双目盯着黄河对岸,望远镜里的树林一片烟尘。

    清脆的号音划过夜空,从对岸传来——这是突击队占领河堤及堤上碉堡的信号。从他们上岸到号响,只有七分钟。

    这号声像春天的第一声布谷鸟鸣。黄河北岸,千军万马的大船队又开始摆渡了。

    黎明前两小时,第一、二、六纵队的先头部队全部出现在黄河南岸的高堤上。指挥员展开地图,用手电照着,迅速地判断方位,发出一道道撕开敌防线的命令。一夜之间,蒋介石苦心经营的三百里黄河防线全面崩溃,“四十万大军”被刘邓大军踩在脚下。

    <er h3">2

    闷热的夏夜,顾祝同辗转反侧,直到后半夜才睡安宁。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顾祝同开了灯,一看手表才凌晨四时,他睡眼蒙眬,气恼地抓起听筒。第四绥靖区司令刘汝明报告:“顾总司令,刘伯承的主力部队昨晚过了黄河——”电话那头的话未说完,顾祝同便破口大骂:“放屁!”

    顾祝同平素是不骂人的,此时他这一骂,倒把自己骂醒了:“我看你是让刘伯承炸糊涂了!黄河现在正值大汛,他们是飞过去的?”

    刘汝明的声音沉重、急促:“总座!河北岸昨晚上打了一夜的炮,河防部队报告有上百只船载着刘伯承的主力过了河,现正向纵深发展……”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就是有兵过河,也绝不是刘伯承的主力。他们的主力正在豫北。声东击西、设陷诡诈是刘伯承一贯的伎俩,不要上当。”顾祝同正要撂电话,又补了一句,“敌情速报!”

    这么一折腾,顾祝同睡意顿消,趿了双软拖鞋下床踱步。

    “刘伯承……”顾祝同自语着,沉思着。这位熟读兵法的将军此时反复琢磨着一句古语——“兵者,诡道也!”刘峙,那位当年与他共鞭执教于黄埔军校的同仁,正是误入了刘邓的“诡道”,才落了个被撤职的下场。顾祝同与刘峙都是国民党将领中德高望重的人物,两人最大的相似之处是宽容大度。当然这是别人的评价,顾祝同从来没有把刘峙和自己放在同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二野战军简介 >第二野战军目录 > 第六章 黄河飞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