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三章 喋血衡宝

    9月22日,白崇禧自衡阳飞抵广州,随即赴黄埔会见蒋介石。

    蒋介石将白崇禧唤入密室,闭门长谈。这次长谈改变了白崇禧一生的命运。后来的事实证明“小诸葛”到底还是没能算过老蒋,他被老蒋的“鳄鱼眼泪”欺骗了。

    二人首先交换了对时局的看法,蒋介石噙着泪水,苍老的声音一下子就搞得白崇禧心绪不宁。随后,老蒋用极为情绪化的语调“推心置腹”地说:“回顾当年北伐出师,你当了我的参谋长,我们二人精诚团结,合作无间,所以能够取得全国统一。其后我们二人分道扬镳,以致同室操戈。及‘七七卢沟桥事变’,我们二人又携手合作并肩作战,终于获致抗战的胜利。有了这些历史教训,使我个人深信,今后局势无论如何困难,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彻底合作,则事尚有可为。”

    蒋介石的“肺腑之言”使白崇禧深受感动,“小诸葛”决心摒弃前嫌,与蒋介石第三次携手合作,以挽狂澜于既倒。

    随后,蒋介石提出了防守西南的战略:以陕西胡宗南部保卫川北;鄂西宋希濂部屏障川东;华中白崇禧节制的黄杰兵团(重新组建的第1兵团)增援贵州,使川黔能与两广连为一体,张淦兵团、徐启明兵团和鲁道源兵团则兼顾湘南粤北;海南岛的刘安祺兵团调两个军到广州驻防。

    蒋介石的上述方案,使白崇禧的华中部队同时要兼顾湘南、贵州和广西、广东四个省。白崇禧已经被老蒋的“魔法”搞得神志不清,居然满口答应了蒋介石的计划。在他看来,老蒋防守整个大西南的雄心比他防守两广的魄力大得多,但他却没有认识到防御面太广兵力分散的致命弱点。

    白崇禧走出黄埔密室,与进去时简直判若两人,他不再站在桂系的立场(或老蒋的反对派的立场)看问题。他认为只有支持老蒋,才能整合国民党各派系的力量,一致对外。

    他返回衡阳之后,发现四野中路大军亦分头南下,于是令分布在广东边境的桂系两个军沿粤汉路北上,集结于衡阳到宝庆(邵阳)一线。

    经过近千里的撤退,“小诸葛”认为桂系军队有如压缩到极点的弹簧,将要强劲反弹了。相反,他认为四野大军万里南征已是强弩之末。

    白崇禧虽然跃跃欲试,但他还没有糊涂到欲与林彪决一雌雄的地步,他是想寻找对手的弱点,抓住孤军冒进的一路,然后突下杀手,攻歼一路,迫使其他各路停止追击,形成在衡宝一线对峙的局面,以“挽回颓势,振奋人心,转移国际视听”,争取美援。

    桂系主力北上衡宝一线的信息传至武汉,林彪大吃一惊——“小诸葛”分明摆出了决战的架势,而他根本就没有做好决战的准备。这次三路大军南下的部署是根据毛泽东9月9日电报精神制定的。电报指出:“对衡阳地区之白崇禧部,只派部队监视,而不做任何攻歼他的部署和动作。这样一来,白崇禧部非迅速向桂林撤退不可,而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判断白部在湖南境内绝不会和我们作战。”

    林彪和四野其他首长事先一致认为白崇禧不会在湖南境内作战。

    而现在白崇禧居然摆出了决战的架势!

    “不打无把握之仗”是林彪的特点,他发明的“四快一慢”战术中的“慢”就是“对已完成防御准备的敌人总攻击开始的时间要慢,充分准备之后再攻击”。既然没有做在衡宝与敌决战的准备,他当然不会轻易投入战斗。

    林彪既然认准了对手要决战也毫不含糊,迅速作出了在衡宝一线决战的部署。1949年10月4日午夜,林彪向萧克和盘托出了他深思熟虑的战役计划:“令已攻占芷江的西路军程子华兵团向东迂回衡宝之敌左侧背;令第18军由东向西迂回至敌背后,断敌南逃退路。正面之中路军暂勿南进,原地集结,待其他各路大军迂回至指定位置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四野战军简介 >第四野战军目录 > 第十三章 喋血衡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