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饮马长江
太行山是我们的老根据地,当年你们在那里坏事做绝,老百姓对你们恨之入骨,你们回去绝无生存的可能。”冉影微微摇头,轻蔑地笑道,“你们跟共产党打游击,不是跟龙王赛宝吗?这种话亏你说得出口。”
李晨熙尴尬地干笑几声。
“表哥,你不要再执迷不悟,蒋介石把你们的军长李振清带走了,你除了有顶代军长的空帽子之外,还有什么呢?不要当替死鬼了。”
“蒋光头排斥异己,我们要不是办法多,早就被吃掉了。不过,弟兄们跟了我这么多年,我总不能把他们领到歪路上去吧!”
冉影一听这话,勃然变色:“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是愿接受和平改编,还是要打?要打,你是老行伍出身,我是解放军的炮兵团长。你的装备比新1军和新6军的装备如何?我们团的大炮全部是大口径美式榴弹炮,还有远程加农炮。后果会怎样,你心里是有数的。”
李晨熙本是试探,见谈话有些僵了,连忙急转弯,和颜悦色地说:“老弟勿忙,容我三思。你的好意和贵军的高见我都赞成。你所说的和平改编,即所谓北平方式我并不反对,不过,潘朔端和曾泽生的方式不是更好吗?”
起义和投诚虽然都是倒戈,但是性质不一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待遇也不同。冉影说:“现在形势不一样了,如果在平津战役之前,你提出起义的要求,我们当然欢迎。现在兵临城下,你军已处于绝境,只有接受和平改编一条路。否则,等待你的就不是北平方式,而是天津方式。希望表哥当机立断,毅然率部投诚。”
李晨熙还想讨价还价,又念起了“拖”字诀,说:“不瞒老弟,这些日子以来,我很苦闷,事关两万将士的前途,我一人做不了主,还得和弟兄们商量。”
随着安阳围攻战的进展,李晨熙认识到四野的部队此番南下,非拿下安阳、新乡二城不可,躲不过去了。
李晨熙迫于形势的压力,接受了和平改编的方案。
5月3日上午10时,李晨熙随冉影出城,来到第47军军部直接与军长曹里怀、政委周赤萍谈判。曹军长和周政委对李晨熙接受和平改编表示欢迎。
“新乡能和平解放,避免流血,全仗贵军宽大为怀,悲悯天下苍生,本人及第40军全体官兵不胜感激!我表弟冉影冒险入城,促成此事,功不可没。”
曹里怀将解放军的条件交代如下:
一、所有新乡守军接受和平改编,在开出城外之前,必须保证新乡人民财产不受任何损失。
二、所有武器、人员必须按名册名称一一清点,不得有任何破坏和放走人员的行为。
三、为了保证和平改编之安全进行,所有城内特务分子由对方军部一一扣留,交解放军处理。
四、所有地方武装及还乡团,应先由对方解除武装,并将所有人员全部移交解放军接收,不得少一人。
李晨熙对上述条件表示接受,同时提出三条要求:
一、保证所有人员安全,改编后发给路费,愿学习的去学习,愿工作的分配工作,愿还乡生产的由他们自便。
二、保证私人财产不受侵犯。
三、家属自行处理。
李晨熙本人要求去北平养病,病好后去华北军政大学学习。
曹里怀和周赤萍对李的条件表示同意。双方当即拟定协议,并签字。
5月5日,第42军攻入安阳的同一天,第47军的部队也开进了新乡。至此,四野南下的第一个战役—安新战役胜利结束,共毙伤俘敌1.6万人,和平改编1.7万人。
蒋桂斗法
安新战役结束后,林彪和新任参谋长萧克率野司机关南下,5月9日抵达中原名城开封。
一、你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