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010章 超高格局,换国计划
    “陛下,臣以为是可行的,集体工坊的存在会然让百姓赚到更多的银子,改善生活,这是我们最希望的。”

    “陛下,臣附议,最关键的是集体工坊的存在会极大的延缓财富在少数人手中汇聚的时间,给我们留出足够应对的时间。”

    “陛下,臣有些担忧,集体工坊从工匠们的工钱、财富汇聚、制造效率等等上有很大的优势,但问题是集体工坊是有限制的,

    工匠就那么多,大明百姓又何其多?工匠们赚到银子,那没有技术的普通百姓怎么办?会不会迸发出都去学技术的念头,这会不会影响到义务教育?”

    “陛下,臣也有些担忧,虽然我们在大力推动商事的发展,但农业依旧是根本,尤其是现在大灾的节骨眼上,集体工坊的开展,势必会影响大灾区域耕三余一的策略。

    人性的卑劣是在我们同等条件下,你可以过的跟我一样,甚至比我差,但绝对不能过的比我好。

    大家都在土地里刨食,结果一转眼你进入了集体工坊,那种心理落差极大的。”

    ……

    “陛下,臣赞成!”

    在众人持续争论着的时候,一道苍老但极其有力的声音响彻皇极殿。

    争论的众人瞬间就安静了下来,循着来声望去,出声之人是袁可立。

    “陛下,臣以为是可行的!”

    说完这话后,袁可立转身看向群臣:“诸位,集体工坊的存在会极大的提高制造效率,满足我们对海外诸国贸易的需求,

    只要我们能持续输出,那么海外贸易市场就一直由我们占据绝对的主导。

    占据了海贸市场,就能持续输出华夏文化,对其所在市场持续的影响、同化,若是能持续五十年以上,大明的影响力将是全世界最为强大的一个,没有之一。

    说句大不敬的,哪怕是三百年后大明再次衰落,新的王朝建立,那么华夏依旧能凭借这些年打下的底蕴重新快速的回到巅峰。

    这些与诸位提出来的那些弊端来说不算什么。”

    袁可立的声音铿锵有力,直入人心。

    众人听得是浑身一震,头皮发麻。

    不待众人细想,袁可立再次出声:“远的就不说了,就说我大明一朝,

    成祖时期的郑和下西洋,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结束,前后七次,共二十八年,七次合计出动船只一千五百艘左右。

    但就是这短短的二十八年的时间,给海外诸国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以至于在时隔两百年后的今年海贸商队在此出现在东非诸国的时候就再次唤醒了那淹没在两百年时间中的历史记载。

    郑和下西洋在海外建立了占城、马六甲、旧港、康体,由起初的中转和修养,变成了军民虽然过去了两百年,这几大港口依旧是各个地区的贸易中转之地,依旧是最为繁华的港口。

    二十八年、一千五百艘商船就能影响两百年,而如今大明一年出去的商船都不止这个数。

    随着海贸的增加,每年可能出现一万五千艘次,有数以十万计的大明商人、百姓在海外诸国漂泊,最后在地方港口定居,娶妻生子。

    当数以百万计、千万计的大明百姓定局海外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大明的影响力诸位能想象吗?”

    众人陷入沉默,虽然问了这个问题,但他们无法想象。

    可龙椅上的崇祯却是能想象的,因为当年战火纷飞,国土破碎,中华民族遭遇极大危机时,海外华侨喊出了‘不失中华之尺土,有死而已’的口号。

    如果你以为只有口号,那你就错了,不仅喊出了口号,不少更是告别海外,驰援回国。

    八百万华侨有一半以上捐款,有数据统计的高达三十三亿,还有未统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叶轩魏忠贤正版小说阅读无弹窗简介 >叶轩魏忠贤正版小说阅读无弹窗目录 > 第2010章 超高格局,换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