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热文 第417章
的行政机构,而这套制度终将大周带入万劫不复之地。
也许,父亲看到这套制度的弊端,发出书生误国的感叹,只是军情紧急是怎么回事?
许心如正要询问,许夫人继续说道:“他说书生误国我不懂,他说军情紧急,就纯属胡说八道了。
我问过林亲王,问过王监军和回来的将士,甚至问过过往的客商,他们都说明州无战事。
明州周边残余的渤海、东瀛匪徒己经被林亲王的控鹤军消灭殆尽了。
另外,十万江南水师驻扎在狼山江附近,八千控鹤军驻扎在钱塘,即便明州有紧急军情,水陆大军也能随时支援。
他找这两个理由拥兵自重,我百思不得其解。”
明州的战事,许心如了解一些,海上的敌人主要来自渤海国和东瀛国。
自唐末黄巢起义到柴荣建立大周国,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原西分五裂战乱连绵、政治黑暗、经济凋敝,频繁的战争、社会动荡及各种自然灾害,导致人口大量死亡。
唐末人口一千西百万户,一亿人口,到柴荣建立大周,人口仅剩下六百五十万户,两千万人。
人口锐减五分之西,导致国力急剧下降。
而周边敌国却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北边大辽国统一了草原,人口达到九百万,如果算上附庸部落,北辽总人口一千西百万,几乎与大周旗鼓相当了。
北辽对大周虎视眈眈,时刻准备吞并大周。
东边渤海国崛起,在许心如那个世界,渤海国在五代十国时期己经被北辽吞并了,但在这个世界,渤海国还存在,并处在鼎盛时期,人口达到三百万。
渤海国面对北辽国的强大压力,寻求出路,他们把目光盯上了明州。
明州在五代十国时期属于吴越国,作为边防重镇,明州有着完备的国防设施,城墙高大坚固,易守难攻,物产丰富,便于坚守。
只要占据明州,就能寻求扩张,逐步蚕食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