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人生-文学剧本(8)
俗来。咱家里你们也准备一下。你和我爸当年结婚怎样过事,我结婚也就怎样过事!”巧珍妈:“我们那时是旧式的……”

    巧珍痛苦地叫道:“旧的就旧的!”

    巧珍一下子掉转身,抹着眼泪回好自己的窑里去了。

    明楼家客窑。明楼和立本正说话。明楼惊讶地说:“怎?巧珍已经同意和马拴结婚了?”他接着又说:“也好,高加林现在位置高了,咱的娃娃攀不上了。马拴在庄稼人里头也就是像样的……”

    立本:“现在主要是巧珍有点赌气,要按咱过去的老乡俗行婚礼这……”明楼:“不怕!就按娃娃的意思来!现在党的政策放宽了,这又不是搞迷信活动嘛!你就按娃娃说的办!这几天要是忙不过来,叫我老婆和巧英给你们帮忙去……”

    白天。巧珍家院子里。

    长号筒伸向蓝天连吹三声。

    鼓乐齐鸣。人声沸腾。鞭炮声噼叭。

    立本家院子里、窑顶上都挤满了看红火热闹的人群。

    巧珍今天出嫁。吹手们穿着破旧的老羊皮袄,耳朵上别着纸烟,围着院墙角的一堆火在起劲地吹奏着。

    各个窑里的炕上都在坐席。从敞开的门里望进去,每个窑的人都吃得津津有味,满头大汗。

    窑里窑外,人声喧哗。

    端盘子的人吆喝着穿过人群。

    立本、立本妻、巧英、明楼、明楼妻、三星、巧珍姨等本家人和亲戚都在不同的地方忙碌着。

    院里、窑顶上挤了越来越多的人。

    吹鼓手们欢快地吹奏曲调,腮帮子鼓得圆圆的,周围许多孩子在看热闹。

    巧珍的窑洞。她穿着一件红袄,一条蓝裤子,靠在铺盖上,脸带悲戚的神色,呆望墙壁。外面的乐声和人的嘈杂声不时传进来。

    巧玲轻轻推开门进来。

    她坐在巧珍旁边,同情地看着她,不知该说什么。

    巧珍一把抓住巧玲的手,心酸地说:“……巧玲,好妹妹,你不要忘了二姐……你要常来看我……二姐没念过书,但心里喜欢有文化的人……”巧玲眼里旋转着泪水。

    巧玲:“二姐,我知道你现在心里很苦……”

    巧珍:“……不管怎样,我还得活人……”

    巧玲:“二姐,你一定要想开些。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方面不满意,就灰心……”

    巧珍:“玲玲,你一定常来看我,常给我说这些话……”

    “嗯。……”巧玲忍不住哭了。下午。高家沟村中。鼓声喧天,人声沸腾。

    娶亲的人马一摆溜从立本家的坡上下来了。

    唢呐、锣鼓、鞭炮声响成一片。

    乐队。迎人的。新媳妇。送人的。驮嫁妆的牲口。迎、送人的妇女骑着毛驴。她们的丈夫分别给自己的老婆牵着驴缰绳。这些人穿戴着裁剪不当的新衣服。

    中间的巧珍骑在马上。红袄蓝裤,一块红纱巾“盖头”蒙着面。娶亲的人马热闹非凡地行进着。

    德顺老汉的窑洞。窑里陈设寒伧,一个长条桌上整齐地摆着一行空烧酒瓶和无数个垒得整整齐齐的空火柴匣,显示出光棍室内的独特风光。外面传来热闹的喧嚣声。

    老头棍将桌子上一堆空酒瓶打翻在地。

    村中道路上。娶亲的人马正在缓慢地前进。

    吹鼓手为了向村民表演他们的吹奏艺术,挪步如寸,有时竟然停下来。那个压上眼的吹手,竟然把喇叭拔下来,光杆子吹着,惹得娃娃们又喊又笑。

    曲子还是。这支伤感的曲子被吹手们吹得很欢快。道路两旁挤着看热闹的人。

    娃娃们引着前后乱跑乱叫。

    村中家家畔上都挤满看热闹的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路遥文集简介 >路遥文集目录 > 人生-文学剧本(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