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所以几次书记碰头会,都没有碰出个头绪来。
可是,对于河西县的班子问题,洪炳南也征求了好多人意见,他自己也初步拟定了好多人选。没想到好多市里这些各大局一把手,一听说是去河西当书记,各个都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谁也不愿意去,原因很简单,河西县不是一个养人的好地方。前任书记刚刚出了事,有晦气还没有散尽,没人愿意去填补那个倒霉的坑。再者就是河西县也太穷了,穷得花几千块钱都需要县长亲自签字,谁去遭那罪受?也难怪,河西县的工资还不及市里的一半,就那还是拖欠了半年,以至于教师的工资也很难有保障,更别说是增资部分了,那些教书匠经常到市里来上访。
河西县再穷,哪怕是穷得只相当于好一点的县的镇。但是,那也是县,不是镇,所以黄振江心想,我们对于河西县就要正眼相看。总不至于把儿子当孙子辈来看,越是这样还越是需要一个有能耐的人去抓,必须要派一个硬手去,把河西县的经济搞上去,李翰林就这样再次被黄振江拎出了水面,与市委书记洪炳南以及其他几位副书记碰出了火花,成为了没有争议的河西书记的最合适人选,被临危授命于河西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