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00章 让徐辉祖震撼的元宵之夜
    元月十四这天,正是上元节最热闹的一天。

    一轮明月悄然升起,应天府被镀上一层温柔的银色,仿佛穿上了一袭薄薄的纱裙。

    城里熙熙攘攘,花灯遍布街头巷尾,人流如同浪潮般汹涌。

    每个人的手中都提着一盏小巧玲珑的灯笼。

    更有那些富贵子弟,带着众多侍仆,扛着各种大小不同的花灯穿梭其间,他们的张扬吸引了众人的眼球,让整条街道拥挤异常。

    街道两旁,楼台亭阁,五光十色的彩灯高高悬挂。

    马灯、玉兔灯、葫芦灯、西瓜灯、猫儿灯、娃娃灯、孔雀开屏灯、姜太公封神灯……每盏灯都是栩栩如生,仿佛盛开的百花竞相绽放,各展其姿,美轮美奂。

    游人们一边欣赏,一边赞叹这些造型各异的花灯,欢声笑语四处响起,热闹非凡。

    这喜气洋洋的氛围比大年三十还热烈。

    徐辉祖三兄弟带着徐妙锦出来赏心悦目。

    自从在徐府那日和朱怀道别后,虽然徐妙锦表面上看似恢复了一些精神,但徐辉祖三人心里都明白,五妹的心情一直未能真正开朗。

    因此,三兄弟今天无论如何都要将徐妙锦拉出来透透气。

    徐增寿兴奋地指着那巨大的花灯,高声呼唤:"五妹,快看那里!凤阳书院!"

    徐膺绪也喜滋滋地对徐妙锦说:"我们家五公子真是聪明机灵,这样的点子也能想出来,这么一弄招牌立起来,准会有很多人到我们书院读书!"

    徐辉祖则微笑地望向徐妙锦,意味深长地说:"五妹,你也是徐家中的一员,现在是时候为徐家贡献力量了,大哥很感激你。"

    徐妙锦轻轻摇头,眼前的繁花似锦仿佛与她无关,低声说:"妹妹我只是做了分内的事,大哥不用这么客气。"

    见徐妙锦兴致依旧不高,徐辉祖笑道:"你们在这里稍等一会,大哥去买些花灯,咱们一起去秦淮河边放灯许愿。"

    徐膺绪和徐增寿一怔,看着徐辉祖渐渐远去的身影,不禁有些感动。

    徐膺绪悄声对徐妙锦说:"五妹,你得多笑笑,大哥他从来不曾这样委屈自己的。"徐妙锦同样有些愕然。

    在她心目中,徐辉祖一直是中山王府的掌舵人,自从父亲离世后,他就扛起了整个中山王府的重担。

    大哥总是像一位严厉的大哥和慈爱的父亲,从未像现在这样放下身段。

    在这欢乐的节日里,大哥从来不出面参与这些热闹,更别说特意去买花灯逗妹妹开心。

    "嗯。"

    徐妙锦点头答道:"我懂的。"

    她望着徐辉祖那威严却又显得有些陌生的背影,心里百感交集。

    不管怎么样,徐妙锦的三个兄长总是把她放在第一位,尽力让她感到快乐和安心。

    只是,对于朱怀,他们心中多少都有些不以为然。

    徐妙锦不禁感叹。

    内心复杂,一边是像父亲一样的三个亲密无间的兄长,一边则是初次心动的少年,这种感觉难以言表。

    诸多情感交织于心,让徐妙锦感到内心的躁动和不安。

    徐辉祖负手走向不远处的灯笼小贩摊。

    这里人潮拥挤,短短几步后,他已经看不到徐妙锦他们兄妹的身影。

    徐辉祖蹲下身,在小摊上扔了几枚钱币,购买了四盏花灯。

    起身正准备离开,眼角余光却捕捉到一个熟悉身影。

    那个背影笔直挺拔,举止间透出文雅气质,如同松柏一般稳重,身上仿佛有一种令人敬畏的气质,即便在这熙攘的人群中也能让人一眼辨认。

    徐辉祖心里清楚,那就是朱怀无疑。

    此时,朱怀正携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不装了,我祖父是朱元璋简介 >大明:不装了,我祖父是朱元璋目录 > 第400章 让徐辉祖震撼的元宵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