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章 朱怀的商业宏图!
    朱怀返回秦淮河畔的小宅院。

    如今拥有了商籍身份,诸多商业之事便可放手去实施了。

    早在数年前,朱怀便深入探究,一旦取得商籍后,应当从事何种营生。

    他的书房内,早已堆满了关于商业运营的手稿。

    其中最令朱怀心动的,莫过于盐业。

    明朝初期沿袭元朝盐业制度,普通百姓无法私自贩卖食盐。

    欲售卖食盐,必须通过官府获取盐引。

    朱怀显然不可能直接涉足终端零售,他既无足够的资本在应天府租借店面,也无财力向朝廷购买盐引或从盐商处购得原盐。

    然而,不能从事终端销售,并不意味着无法涉足盐业生意。

    当时朝廷对食盐实行两种政策,一是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的“开中法”,二是民制商收商卖的“纲法”。

    换言之,朱怀完全有可能自行提炼食盐,继而将食盐售予官府或是商人!

    当时大明食盐主要依赖海盐提炼,矿盐提炼之法民间尚未掌握。

    众多盐矿被视作毒盐山,百姓避之不及,而这些矿石资源却是免费的,这对于朱怀而言,无疑是一笔无本万利的买卖。

    朱怀手中尚存些许余银,皆是平日里替地主锄草所得。

    他首先用手中仅剩的二两八钱白银,前往长安街购置了一口大铁锅和若干卤水。

    此举共计花费了朱怀一两二钱白银。

    一切准备妥当,夜幕已然降临,朱怀先行沐浴休息。

    另一边,朱元璋此刻已抵达行宫。

    两名极度紧张的老农,看上去约摸五六十岁年纪,见朱元璋到来,连连尊称“贵人”。

    朱元璋和颜悦色地道:“二位不必拘礼,朕只是想询问几件事。”

    “贵人请讲。”

    面对朱元璋温和的态度,两位老农暂且放下了心中的紧张。

    毕竟无缘无故被带到陌生之地,心生惶恐在所难免。

    朱元璋似有隐忧,沉吟许久,方才低声询问:“据说九年前,你们曾在钟山脚下施舍过一个孩子一碗饭?”

    “没错。”

    两位老农毫不犹豫地回答:“钟山那一带荒僻无人,那次的事情我们记忆犹新。”

    “那晚大雨倾盆,电闪雷鸣。”

    “那孩子满身泥泞,仿佛刚从土里钻出一般,把我们老两口吓得不轻。”

    朱元璋微眯双眼,背手询问:“你们能记得如此清楚?”

    两位老农答道:“确实清楚得很!因为那是我们这辈子唯一救助过的孩子,因此记忆深刻。”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示意二人继续讲述。

    两位老农续道:“那孩子十分懂事,知道自己吓到了我们,在吃完一碗饭后便离开了。”

    两位老人惋惜不已:“唉,那时候我们也不敢收留那孩子啊,官府对来历不明之人查得严苛,就怕混入蒙元的细作,真是悔不当初,早该收留他才对!”

    “那孩子看上去也就七八岁模样,真不知道他如今过得怎样!”

    这对老夫妻边说边回忆,眼圈也不禁泛红起来。

    朱元璋内心一阵抽痛,眼眶也湿润了,他追问:“那孩子当时穿了什么衣服?”

    老两口摇摇头:“看不清楚,他全身脏兮兮的,只是依稀记得…”

    “什么?!”朱元璋焦急地追问。

    “寿衣!”

    砰!朱元璋眼前一黑,瞬间有些站不稳。

    蒋瓛立刻示意身边的锦衣卫,于是两名老农被请出了房间。

    朱元璋无力地跌坐在太师椅上,欲去拿桌上的茶杯,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迅速从腰间取出视若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不装了,我祖父是朱元璋简介 >大明:不装了,我祖父是朱元璋目录 > 第9章 朱怀的商业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