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相依为命秦百里
惹来路人一阵侧目。
回到家的安平照例去秦爷爷家帮忙,安平住的这一片大院,其实在城郊结合部,解放后这一带一直是煤库所在,只是随着城市推进,这原来属于乡下的地方已经成了城市边缘,不过最近这一带被划入拆迁范围,周围一带已经差不多拆完了,只剩下大院还完好无损。
大院里比较安静,与高峰期四十七户人口相比,现在只剩下三分之一,留在这里的住户有共通的特点,就是穷。
住在这里的孩子都缺乏家长的管教,因为大人们都在努力的活着,孩子们自然得靠自已自觉,比如之前的马驰周扬,所以才会在安平的带领下跑水库里玩耍。
和安平一起玩耍,家长们都是放心的,毕竟这整个大院仅剩下的十几户几十口子人,就数安平最有出息,学习成绩最好,别看安平失去双亲,大院们都喜欢这孩子,比如秦爷爷,秦爷爷叫秦百里,这也不是他自已的正经名字,打小的时侯他父母双亡,根本没有自已的名字,说他姓秦,是因为他从陕省秦地跟上的队伍,至于名字来源,是他早年跟随部队,一天时间从河西杀到河东,突袭200公里,在表彰大会上,军队首长调侃他,说他一天能杀二百公里,不如就叫秦百里,后来就给他登记为正式的名字了,也是寓意行百里者半九十,勉励自已努力奋进。他今年78岁,据他自已说,打过倭寇,宰过棒子,一路从北杀到南,最后在这江北小城落了户。
因为早年受过伤,秦爷爷终身未娶,如今依靠还算L面的退休金过日子,民政想将他安置在养老院,他高低不肯,说是因为当年打下这大院的时侯他的战友有四个倒在这里,所以他得陪着。
秦爷爷住着三间屋,一厅一卧一厨房,连个卫生间都没有,一把年纪了,还要出门去公共厕所解决生理问题。
安平是个孤儿,父亲是个军人,但是他没见过,甚至而言连个照片都没见过,就连父母的结婚证上的照片,都被撕掉,据说早已经牺牲。
母亲在他十一岁的时侯也积劳成疾死了,所以他就成了野孩子,在这老大院里可劲折腾,四处混吃混喝,好在安平懂礼貌会观色,倒是得到街坊的喜欢,不过安平最喜欢的地方,还是秦爷爷家,因为秦爷爷有说不完的故事,秦百里也喜欢他,大约是通病相怜的缘故。
“爷爷,我——”安平展现着自已最惹人喜欢的笑脸,他本想直接炫耀一下自已的中考成绩,可忽然想起上一世自已也是这么说的,于是改变话题,“昨天一天没见到你,你去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