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 2 章 尽快下聘
,窃窃私语。

    “瞧,沈老大家的小丫头,又有人家来相看了。”

    “可不咋地,人家那样水灵灵的大姑娘,可不就是一家有女百家求吗?”

    “呵,相看的倒是不少,只是不过这次,怕也是难成。”

    “说的也是,自从那许大夫家退了亲,谁都说这丫头命硬,怕娶回家了克夫呢。那小许大夫,不就差点被克死吗?还好只是定了亲,退了亲,身子就好了。若是真娶进了门,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旁边有人听见,忍不住插嘴。

    “什么命硬不硬的,生老病死也是常事,谁家男人、孩子不生个病?哪能就怪人家姑娘了!”

    “呦,别人家的还不一定,这许大夫家说的,就是有点准头!他家天天给人看着病,自已儿子的病情,还不清楚吗?医来医去还不好,必定是没法子了才退的亲,你瞅瞅,一退亲可不就好了吗!”

    “可真是!说起来,小月儿自小就长得多可人意,又勤快懂事,嘴又甜。刚退亲那会儿,多少人家来求娶呢,只差点没把门槛给踏破了。见了这姑娘无不记意的,可一打听到这克夫的名头,就再也没有下文了……”

    “就是,白白地耽误了这两年呐……”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了一会儿,直到沈家大郎出来开了店铺的门,大家才若无其事地散开了。

    这时侯,走在回城路上的谢家人也在议论这件事。

    两兄弟一人一马,三位长辈坐在一辆青布大车里,走到乡野无人处,便掀开轿帘,方便跟走在两边的兄弟说话。

    小小的县城中,本就没有什么严密的男女大防,何况是日日都见的本家。爹爹坐在一边,二叔、二婶坐在另一边,便算是懂得规矩了。

    堂哥谢聿铭日日在外边交际,打听的事情最多,正给长辈们说沈家的事情。

    “那沈家爹爹原是外乡人,走街串巷贩布的,年轻时侯走到白水镇,安了家,两口子风吹日晒卖了几年布,终于挣了一份家资,才买了这临街的两间小房子。”

    听着谢聿铭的话,二婶忍不住撇撇嘴——

    谢家的宅子自祖父辈就有了,门面五间,到底四进,算是县城里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了。

    这样小门小户的姑娘,就算是长得像天仙一样,也属实是高攀了。

    谢聿铭说着说着,也提到了关于“克夫”的风闻,只不过事关姑娘家的名声,也压低了声音,只让自家人听到。

    冯氏一听这个话,顿时来了精神——

    若是真克夫,来日嫁到老大家,可有的好戏看呢!

    倘若克出个好歹来,那自家的聿铭可是独苗苗了……

    冯氏正想吭声,沉默已久的谢家老大谢晏发话了。

    “这样神神叨叨的话,别乱说,人家好端端的大姑娘,没得被这样的腌臜话埋没了。”

    谢聿铭听见大伯发话,识相的闭了嘴,冯氏倒是找到了空。

    “说起来,是小门小户家的出身,有些不配……”

    谢昂听见媳妇发了话,也附和起来。

    “若都觉得这家不好,咱们就再相看相看。这不才相了头一家……”

    冯氏立刻给了他一记白眼。

    谢晏说:“倒也还好,人家的家中也有可以挣钱的产业,不过是小本生意,比咱家是小些,不算是贫苦人家。”

    二婶接着这话,又笑吟吟地朝着大哥说起来。

    “可不是嘛,咱们铎哥儿也不小了,人家姑娘可比他小了五六岁呢,若是再耽误下去……”

    听这话,谢晏没接话,半晌,叹息了一声。

    原本十七八岁就该议亲的儿子,因为五六年出门采买药材,常年不在家,竟然把婚事耽误到现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小城大户的主母日常简介 >小城大户的主母日常目录 > 第 2 章 尽快下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