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章 北魏
    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于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过着游牧生活。东汉以前,北匈奴被打败西迁后,拓跋部在部落首领拓跋诘汾的率领下,也逐步向西迁移,进入原来北匈奴驻地,即漠北地区。

    到拓跋力微时期,拓跋部又南下游牧于云中(今托克托)一带,后又迁居到盛乐(今和林格尔),与曹魏、西晋发生往来,但这时拓跋部仍处于氏族部落联盟阶段。

    西晋末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猗卢,被西晋封为代公,进而封为代王。

    315年,拓跋力微之孙拓跋猗卢因帮助西晋并州刺史刘琨与匈奴族刘聪、羯族石勒相对抗有功,被西晋封为代公,进而封为代王。东晋咸康四年(338),拓跋什翼犍即代王位,都于盛乐,设官分职,制定刑法,国家机构逐步完备。拓跋部已经地进入奴隶主占有制的阶级社会。拓跋部建立北魏后,迈入封建社会,逐渐强大起来。

    376年,前秦天王苻坚攻代,拓跋什翼犍战败,不久被其子拓跋寔君所杀,前秦又来攻代,代国灭亡。

    立国之初

    在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以前为苻坚征服的各族纷纷独立,建立自已的王国。386年,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guī)纠合旧部,在牛川(今兴和县西北东洋河南)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正式恢复了代国。

    即位不久,因牛川偏远,便迁都盛乐。通年四月,改国号为魏,自称魏王。

    [7]

    鲜卑族所居的地区,原是匈奴故地。匈奴族大部分西迁和南移,但不是所有的匈奴人都西迁和南移了,还有一部分留在原地,鲜卑族来了以后,就与这一部分没有迁移的匈奴人融合起来,建立起部落联盟关系,把匈奴部落编入鲜卑部落联盟内,并以婚姻为纽带加强两族的关系。在氏族部落时代,通过征服是仍然可以建立部落联盟关系的。自然在这个联盟中,征服族和被征服族的地位不一定是完全平等的。

    拓跋珪

    苻坚进攻什翼犍时,铁弗部首长刘卫辰曾与苻坚合作,向什翼犍进攻。什翼犍失败后,刘卫辰和另一铁弗族首长刘库仁两部强大起来。苻坚使他们以黄河为界,分别占有拓跋氏的故地,刘卫辰部居西,刘库仁部居东。刘卫辰、刘库仁都出自南匈奴。因汉与匈奴和亲,以宗女嫁匈奴单于,故匈奴人多冒姓刘。这两部匈奴又都与拓跋鲜卑联姻。刘库仁母是拓跋郁律(平文帝)之女。什翼犍以宗女嫁给刘库仁,把女儿嫁给刘卫辰。

    拓跋珪要复兴拓跋氏,首先就要与匈奴的刘显(刘库仁之子)、刘卫辰两个部落争夺部落联盟的领导权。刘显在拓跋珪即位前就谋害拓跋珪,拓跋珪即位后不久,刘显派兵护送什翼犍的少子拓跋窟咄和拓跋珪争国。拓跋氏原有立少子的习俗,窟咄之来,对拓跋珪构成很大威胁。诸部落都有动摇,引起骚动,拓跋珪的左右也阴谋活捉拓跋珪以响应拓跋窟咄。拓跋珪畏惧,北逾阴山,依于贺兰部,派人向慕容垂求救。慕容垂派慕容麟领兵救拓跋珪,大败窟咄,窟咄投奔刘卫辰,被其杀死,部众归拓跋珪所有;翌年(387年)拓跋珪在马邑弥泽大破刘显,刘显部落最后被慕容垂消灭。拓跋珪也和刘卫辰展开了斗争,最后卫辰失败被杀,其子赫连勃勃率残部南逃依附后秦姚兴。于是黄河以南诸部皆平,拓跋珪虏获畜产名马三十余万匹,牛羊四百余万头。

    拓跋珪恢复了鲜卑拓跋氏的部落联盟领导地位后,开始向南北发展。这时期,在拓跋氏北面的是文化上更为落后的高车族和柔然族,在南面的是鲜卑慕容垂所建立的后燕。登国四年(389年),拓跋珪击败了高车族。高车是游牧部落,是善战的骑兵。对高车族的征服,增强了拓跋氏的战斗能力。

    统一北方

    参见:北魏统一北方之战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规则怪谈,恐怖佛塔简介 >规则怪谈,恐怖佛塔目录 > 第9章 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