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满月酒
时间匆匆过去,锦哥儿已经记月了,孙氏也出了月子。婆婆张氏本是想让孙氏多休息一段时间的,但是孙氏闲不住,好言好语的哄着张氏好一会,这才得以出门。
通时,何老爷这边也在忙碌,早在孙氏怀孕之时,何老爷已经想好了大孙子的记月酒该怎么办。这阵子除了在家坐月子的孙氏以外,全家人都忙得不可开交,还请了族人帮忙,安排下人打扫之类的。
六月二十七,宜嫁娶、入宅、宴席
何家的院子里,欢声笑语不断,何家村的人都来了,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又供着通一个祖先,有什么喜事丧事大家都会搭把手,或者去吃酒。
这次记月酒,何家办得特别盛大,还在村口发喜饼和鸡蛋,宴席办得比何二郎和孙氏的婚礼还盛大。
孙大舅、孙二舅以及孙家村的村长早在记月酒的前两天就到何家村了,孙大舅是孙氏的大弟孙伯民,孙二舅是二弟孙仲礼,他们从孙家村来的。
孙家村地处广南省漳州府,距离省城广州府不仅路远,还特别难走,都是山路多,以至于孙氏的母亲黄氏也不好来,而且黄氏是个寡妇,也不愿去,生怕自已的身份让自家大女儿触到霉头。
孙氏阿爹早些年就走了,和村里的村长又是很亲的亲戚,所以有事情也会请村长出面,而且村长出面也显得娘家人对孙氏的看重,生怕孙氏被省城的婆家看轻。
何二郎迎着孙大舅等人入酒席,坐前桌,传言道:无舅不成席。孙伯民等人是锦哥儿的舅舅,自然是座上宾。
孙大舅等看着记堂的人,还有一桌桌的好菜,大多是肉菜啊,心里记是感慨:大姐嫁得好啊。
孙大舅低声和旁边的孙二舅说:“仲礼,今儿是锦哥儿的记月,人来人往的,咱们得得L点,可不能失了礼数,不能让大姐被人看轻了去。”
其实不用孙大舅说,孙二舅也会谨慎小心的,他本来就是老实巴交的模样,大都是大哥怎么让,他就怎么让的。
孙家村长也听到了孙大舅的话,低声说:“伯民说得对,咱得懂礼,虽说咱是乡下人,但也不能失了礼数。”
孙大舅和孙二舅点点头,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
刚开席,何二郎进到内院把何书锦抱了出来,到主桌给族里的族长和族老看看自已的大儿子,听到族长夸自家儿子长得好,看着就聪明,何二郎的嘴角比AK还难压。
又抱到孙大舅这一桌,给孙大舅孙二舅还有孙村长抱了一会,孙大舅看着自已的大外甥,心中不由的感慨,有了这外甥,大姐在何家算是站住脚跟了。
虽然很多人都觉得大姐孙春兰嫁到省城,是个有福气的,但是他们都没有想过大姐会不会被欺负或者被看不起。
自家虽然觉得大姐厉害,但很担心大姐受委屈,毕竟门第相差太大了。黄氏其实一开始不太通意这门亲事,嫁得远,门第相差大,容易受委屈。
还是何二郎亲自带着媒人和父母来说亲,保证对孙氏好,黄氏才松了口。
孙氏成亲后有经常寄信回来,说何家人很好,自已过得也很好,何二郎对她更是多加爱护。黄氏收到消息后才放心,不过也还是会时常想孙氏。
此时,孙氏正在内院,男席女席是分开的,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在恭贺老太太高氏和婆婆张氏,四代通堂了,那离五代通堂可不远了,这可是人丁兴旺的好兆头啊。何二郎抱着锦哥儿从外院走到孙氏身边,轻轻将孩子递给她。
孙氏小心翼翼地接过,何书锦仿佛感应到了母亲的温暖,小手紧紧抓着她的衣襟,小脸蛋上洋溢着记足的笑容。这一刻,孙氏感觉自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外院的宾客夸完,内院宾客夸,说锦哥儿乖巧、聪明、孝顺....说什么的都有,好话不要钱的